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引言,由四节组成,包括文化的定义、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文化对译文质量的影响、本领域研究综述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商标概述,本章研究商标的定义、商标与品牌的区别、商标的功能及有关的翻译标准。 第三章是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探讨。 第四章的研究对象是出口商品商标的文化意蕴与翻译技巧。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民族心理,比如有些汉语词语在英文中的对应词却表达相反的、甚至是恶劣的涵义,比如,一个商标的简单缩写可能会暗示着某种政治方面的忌讳。汉英文化的微妙差异要求译者不但要精通英、汉两种语言,而且要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意蕴。 第五章的内容关于进口商品商标的文化意蕴和翻译技巧。进口商品商标以外文表示(这里研究的是英文商标),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文化色彩。在中国市场上,这些商品将面对全新的消费者。好的译名有助于国内消费者理解、接受产品,有时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促销效果。 第六章研究本文所述翻译技巧的理论基础,并借用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杰出思想: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研究三种类型的对等及其对商标翻译技巧的影响。奈达先生的另一理论是归化翻译,本文通过例证说明如何运用归化理论进行出口商标和进口商标的翻译并对归化理论和语用等效进行了比较。
其他文献
自美国建国以来,土地的分配与使用一直是美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从最初的鼓励开发到后期的严格保护,美国土地政策也经历了土地私有化、国家初步管理、土地严格保护几个阶段
在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关于抄袭现象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关于英语作为二语的语境下的抄袭现象研究甚少。作为英语学术写作的代表,英语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所受到的关注更少。
词汇语义学的发展促使了心理词汇、语义场、词汇聚合和组合关系等理论的发展。这些理论认为词汇在心理词典中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网络,词汇的种种网络关系模式有利于语言
近年来心理学方面的注意理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二语习得研究者。Schmidt(1994)提出没有注意就没有学习。Swain在提出输出假设后,继而研究输出的注意功能,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即
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逐渐由关注语言形式的研究转向对于语言功能的重视,因此,应用语言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语分裂句,作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句型,不仅受到广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1943-)是北美最优秀的、最具有影响力的当代小说家之一,在国际文坛享有声誉。翁达杰在语言、文学和电影批评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深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