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对《红楼梦》中关于“哭”的描写进行分析和探究,旨在引领读者更好地阅读作品,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进而更好地把握主题,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哭”是《红楼梦》细节描写的重要特点之一,不仅作者在写作时“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作者流着眼泪写出来的作品,而且作品内容本身也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悲”。据统计,《红楼梦》写到哭的地方有四百四十处之多,可以说:“千红一窟”的“哭”是红楼人物的共同特征,“万艳同悲”之“悲”是红楼人物的共同命运,透过“哭”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我们尽可以窥探红楼人物令人悲伤的身世遭际,了解红楼人物悲剧结局的命运归宿,还可以对作者的整体构思和艺术表现有更深刻的把握。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一、《红楼梦》“哭”的描写分类。从“哭”的方式、对象、性质和情感四个方面来区分人物不同的哭态泪状背后所呈现的不同内心世界;二、《红楼梦》“哭”的表现方法与途径。“哭”的表现方法主要有对比、渲染、映衬、夸张和讽刺,通过对“哭”的表现方法的阐释,彰显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情感心绪,使读者看清当时社会的黑暗丑恶本质。“哭”的表现途径,主要籍由语言、行动、心理和环境的描写展示出“哭”的特点、程度、原因以及方式,清晰表现了作者细节描写的艺术功力;三、《红楼梦》“哭”的描写作用与意义。从形象塑造、情节设置、作品主题及人物命运四个方面总结“哭”的描写作用,再从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诠释“哭”的描写意义,使文章全面、深入、具体地展现“哭”的描写艺术,使这一细节描写方法成为完整的系统,从而发掘作者写作手法所蕴藏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人物哭泣与泪状的生动描写,既表现作者对女性悲惨命运给予的深刻同情,也表现了叛逆者对于爱情和平等自由生活的不懈追求,以血泪控诉了封建社会对于人性、人生的摧残,同时也真实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无可挽救的全面衰落,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