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基础设施建设又辅助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政府来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如何能实现既满足国民生活需求,又不增添自身财政压力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与普及。这种模式可以使得政府和社会资本在合作期间各自发挥政策和资金上的优势,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为国民生活带来优质的体验。例如在我国城镇化建设、工业化建设中,常能看到PPP模式的身影。PPP模式解决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的问题,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在满足国民需求的同时实现了社会进步,达到了多方共赢。机遇与风险总是并存的,PPP模式在产生一系列积极作用的同时由于其自身特点也会给项目带来风险,比如项目合作周期较长、参与主体较多、投入资金较大、系统流程较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不单单要在项目具体运营中全面地分析其运作流程,更要提前对其风险做一个有效的识别并进行管控。我国现大多学者致力于PPP项目风险的探究、健全PPP项目风险管控的理论体系,这些研究成果有利于项目主体方在项目实施前对其进行风险识别预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从而实现前瞻化的项目管理,为项目的顺利落地提供保障。本文站在PPP模式中社会资本方的主体角度上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B项目进行案例分析,首先对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阐述,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其次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重点运用理性经济人、风险偏好、契约理论、公共物品及风险管理等理论,对B项目的具体运作情况进行分析。再针对B项目可能存在的融资、投资、资金回收、利益分配及法律变更等五项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认为B项目应通过健全融资体系、优化投资结构、保障资金回收、完善利益分配及关注PPP模式相关法律修订等方式进行防范。最后针对B项目的风险分析及管控进行了全面总结。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PPP模式下社会资本方的风险管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及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