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保护成效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njun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对原生态的自然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也应运而生,自然保护区建设也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依据。论文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小班调查资料为主线,在搜集、调查相关材料基础上,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功效及景观保护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森林资源数量保护效果分析。系统分析了1954年-2012年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面积、蓄积数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方法,对森林资源结构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54年-2012年自然保护区无论森林面积还是森林蓄积增长迅速。2012年林业用地面积占保护区总面积的93.23%,有林地占林地总面积的94.96%,面积比1954年扩增30.16%。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逐渐增加,从1954年到1989年单位面积蓄积增加了18m3/hm2,年增长率0.8%;从1989年到2012年单位面积蓄积增加了7m3/hm2,年增长率0.6%。1989年至2012年,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林地面积增加了10147hm2,疏林地、灌木林地和沼泽和裸岩面积在减少,疏林地面积减少了4564hm2,灌木林地面积减少了4129hm2,沼泽和裸岩面积减少了2113hm2。火烧迹地面积增加了1081hm2。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保护,具有典型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有林地地类的主体地位越来越显著,优势树种兴安落叶松的主体地位也不断增强。同时,钻天柳、甜杨等乡土树种从散生逐渐形成林分,也标志着保护区环境的变化越来越适宜资源的多样性。2.森林资源质量保护效果分析。从森林可持续性、森林自然性两个方面对森林资源的质量进行了探讨。构建了二类调查资料基础上的森林自然性、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此次分析法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以横向、纵向对比方法对汗马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质量保护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各林型间可持续性有一定差异,1989年各林型森林可持续性指数分布在2.09-4.85之间,2012年各林型可持续性指数分布在2.72-4.97之间。2012年与1989年相比,森林可持续性有所提升,森林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指数增加了0.16。森林可持续性有了明显提高;兴安落叶松各林型间自然性差异也较大,1989年各林型森林自然性指数分布在2.09-4.45之间,2012年各林型自然性指数分布在3.5-4.78之间,森林自然性有了明显提高。2012年与1989年相比,森林自然性综合指数增加了0.52,森林自然性保护成效显著。与周边林场相比,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自然性整体优于周边的坤河、秀山林场,综合评价指数比坤河、秀山林场分别高2.74和2.71。3.森林资源功效保护效果分析。以2008年发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参照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与评估报告,结合保护区多期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及监测实际情况,构建了汗马自然保护区水土保护、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等三个方面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滞尘能力及吸收S02六个指标潜在功能评价体系。利用TOPSIS与AHP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通过纵向对比分析系统分析了汗马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功效保护成效。结果表明,不同林型间各功能指标有所差异,但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就整体而言,森林资源功效保护效果显著。2012年与1989年相比,涵养水源功效总体评价指数提高了0.42;保育土壤功效总体评价指数提高了0.42;固碳释氧功效总体评价指数提高了0.44;滞尘能力功效总体评价指数提高了0.43;吸收SO2能力功效总体评价指数提高了0.46;生物多样性功效总体评价指数提高了0.23。4.景观保护成效。以保护区林相图和小班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资料,围绕景观完整性及景观格局变化,从景观因素构成、景观异质性及景观空间格局三个方面选取景观完整性评价指数,以小班作为景观评价单元,采用ARCGIS与FRAGSTATS软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数计算,通过对保护区景观纵向(1989年及2012年比较)和横向(汗马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相同立地条件的三个林场)比较,量化探讨了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结果表明,汗马自然保护区经过多年保护,景观从要素构成及数量、景观异质性、景观空间格局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景观趋于完整,保护区景观保护成效显著。半个多世纪以来,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的汗马自然保护区中,森林资源,特别是典型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得到了有效地保护,森林面积、蓄积大幅增加,森林资源质量有所提高,功能得以有效发挥;自然保护区景观趋于完整,保护成效显著。论文系统探讨了自然保护区保护效果评价问题,目前,以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功效及景观为内容探讨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研究成果未见报道。论文首次以自然性、可持续性为主线构建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汗马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质量进行评价,并得到了较好的评价效果;以多期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为指导,利用TOPSIS与AHP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评价自然保护区不同时空森林资源保护成效也是本研究的一个亮点。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发病前24小时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比较发病前24小时内使用双重抗血
目的探讨分析冠修复与根管治疗隐裂牙牙髓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共88齿隐裂牙牙髓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2齿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46齿采
<正>中国的民间绘画多少有点神奇色彩,它的魂魄特别,分布也不像其他画种那样大面积覆盖,也不是一种声势浩大的全民参与活动的民间艺术,而是一个地域人文的选择。如:中国比较
"四维动态"模拟应是今后采空区模拟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也是搞清采空区各场规律的必经之路,其中采空区内各处孔隙率的准确确定是此技术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因此,对采空区的
沸石分子筛是多相催化中最重要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催化剂中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和精细化学品合成等工业生产过程中。随着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不断枯竭,自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所具有的独特知识,是教师关于如何将自己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以学生容易理解的方式传达、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对教学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它
蛋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一种重要的必需氨基酸.它主要存在于动物性蛋白中,在植物性蛋白中含量较少。它在体内不能直接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因此,只能靠外源补充来满足
《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所涉及到的内容,它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中学生。这本书是以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结合江苏省当前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在200
二战后 ,世界高等教育呈现出从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和普及高等教育转变的大众化发展趋势。笔者分析了世界大众化高等教育以职业性为发展方向 ,以多样性的高等教育体制为保障和
<正>小学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的,通过听、说、读、唱、玩、演等方式,着重于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及学习智力,使之获得语言知识技能,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