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阅读学习的能力在学生漫长的学习生涯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高水平的阅读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保持一定的阅读兴趣、树立健康向上的阅读态度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同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也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可见,阅读对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研究从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出发,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依据,以处于阅读学习能力提升关键期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影响初中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变量因素进行研究,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问卷》、《初中生语文阅读学习归因问卷》和《初中生语文阅读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对漳州市三所中学的900名中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学校的学生在阅读能力问卷所选定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阅读态度三个维度方面存在差异。另外,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问卷中的个人习惯、态度、语文教师和个体环境四个维度方面亦存在差异。其中初中生的“个体习惯”和“语文教师”这两个维度对初中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的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作用最大。 本研究共分为三章: 绪论主要是围绕语文阅读能力概念、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接下来的论述、研究做铺垫。 第一章根据问卷收集到的数据,主要从性别、年级、学校等方面对目前初中生在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在阅读兴趣、阅读态度、阅读习惯三个维度方面存在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 第二章主要是根据问卷收集到的数据,从个人习惯、态度、语文教师和个体环境四个维度,对初中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中的归因方式和自我效能感进行研究分析。 第三章主要是通过以上的分析、比较,从中得到启示,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