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机化发展的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skao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交错带具有自己独特的景观特色,它即区别于钢筋混凝土般的城市景观又不同于小桥流水般的乡村景观。其景观在特征上即根源于乡村,又深受城市的影响,是一个城乡复合型的景观。因此具有景观类型多样的特点,其中农业景观主要是都市农业,以园艺业和设施农业为主;一些区位条件好、交通方便的地段是住宅小区和各种批发市场拓展的主要场所;同时,通过建造新的旅游景观或乡村观光农业而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因此,城乡交错带的景观通过农田、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向人们展示了人工与自然、建筑与风景、已塑造与未塑造因素之间的和谐美;同时也体现着民俗风情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共存。城乡交错带是一个发展敏感地区,是产业结构、人口结构和空间结构逐步从城市向农村特征过渡的地带,同时也是生态较脆弱的地区。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提高环境质量协调城乡的景观衔接关系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然而城市规划很少涉及城乡交错带或仅考虑副食品、蔬菜基地的布局,而景观往往成为规划的“盲点”;土地乱征滥用、环境恶化等问题极为严重,造成整个城乡交错带的空间结构不合理。因此要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搞好城乡交错带景观建设,就必须首先做好该地区的景观规划工作。与城市的其它地区相比,城乡交错带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各种矛盾、利益冲突更加尖锐和敏感,这就决定了该地区的景观规划具有更加特殊和复杂的特点,因此也就其景观规划本身提出了全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城乡交错带乡村景观规划早已被许多国家(如德国、捷克斯洛代克、美国等)所重视,并与城市规划综台考虑,在协调城镇边缘绿地和乡村土地利用之间的特殊关系,保护和恢复城乡交错带自然和生态价值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城乡交错带景观的最大特点是空间结构的不稳定性,它会随着城市的扩展在景观结构、范围等方面随之发生位移,并逐渐在蔓延方向和范围上变得复杂化和多样化。这种变化的特性具有双面性,一是跟随着城市的无限制发展且土地的廉价而成为人类侵蚀生态环境的最前沿地段,最终形成自然景观破坏最严重的地区;另一方面若规划得当,则会引导城市健康发展,为城市有序建设、改善内部和未来新城区的生态环境起到引导和保护的作用。可见,结合城乡发展提出针对于城乡交错带的景观规划新方法是使得该地区景观向良性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对该地区景观规划研究的情况下,笔者尝试从生物学、生态学、建筑学等多学科领域中寻找出可利用的理论因子,将其结合到城乡景观规划中,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景观规划途径:基于有机发展理念的城乡交错带景观规划。通过研究生物学中有机体的本质,发现有机体之所以能够具有生命力,对外界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和共存的能力,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其拥有两大特性:机体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对外界呈现生长性。完整性保证了有序、合理的机体结构,自身功能得以发挥,而生长性则是体现机体生命力,是实现繁衍的必然过程。这些特征的形成都遵循着一些不变的自然定律,使得机体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实现自身繁衍,如果违背这些定律,生命将失去活力。城乡交错带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尤其是自身处在城市或城乡之间,受外界影响较大,另外城市发展的速度加快导致该地区具有明显的可变性,这些都意味着景观在其自身结构上需要不断的调整与变化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影响,然而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强,自身稳定性遭到破坏,就必须有合理的规划进行引导,而这种规划必须针对地域特殊性提出新的方法。有机体的生命特征,正如前所述,它生存的定律决定了当自身具备完整性和生长性时,才能良好的发展并不断变化调整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因此,提取有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运用在城乡交错带的规划指导思想中,使得发展适应环境变化,促进景观的生态效应、经济效益等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论文分别通过对城乡交错带景观和有机体特点的研究,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并将有机体发展的本质融入到规划理论当中,从全新的角度分析景观构成要素,同时针对城乡交错带景观的可变性提出生长性规划,通过新的规划体系实现城乡交错带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有机发展的景观规划打破了以往对具体景观类型的规划研究的局限,在规划中提出完整性规划和生长性规划两大方向。完整性规划通过建立表象、结构、内涵三个层次的规划来实现景观设计的完整性,并进一步在结构上通过对生态角度的景观特征将其分为廊道景观、斑块景观,研究其具体的完整的体系规划途径;通过完整性规划塑造空间合理布局、实现地域特征和景观功能在城乡交错带空间中的可持续发展形式。生长性规划则通过对城乡交错带在空间上的生长和时间上的生长性规划分别加以阐述,通过生长性规划解决城乡交错带在受外界环境影响下发生位移过程中景观的转换问题,空间的生长性规划力求各个用地类型的良性转换,实现资源消耗最小而不破坏景观效应;时间的生长性规划则是使得规划具有前瞻性,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景观类型和景观转换过程加以分析和预测,促进和引导景观的发展和转变。
其他文献
土地作为稀缺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重要的生产资料。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土地的矛盾日趋尖锐,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人口的不
柔性制造单元的控制信息系统是整个柔性制造单元的核心,为使得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开放性、柔性、和集成性,本文设计了基于OPC的柔性制造单元控制信息系统,最后对OPC服务器程序
<正>核心提示:如何通过规范合同管理使企业获得管理效益一直是施工企业研究的课题。联合体作为一种国际化集约形式,日益成为建筑企业在国内外大型复杂项目竞争中采用的重要经
目的探讨Wilms tumor gene 1(WT1)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100例NSCLC组织石蜡标本及
近年来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培养大量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不仅是国家的需要,更是很多青年人发展的内在需求。面临这种新形势,培养应用型钢琴演奏人才以及较高综合素质钢琴
随着央行职能的转变和会计业务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新的业务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我们对全疆会计人员的问卷调查,反映出人民银行系统的会计工
责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生在世需要承担多种责任,诸如家庭责任,岗位责任、国家责任、社会责任等。责任意识是从事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教育工作的性质、任务要求教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炼钢企业陆续开始采用大功率的中频炉炼钢,中频电源作为其生产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频冶炼技术应用于炼钢行业,一方面减少了
光纤陀螺是建立在萨格奈克效应基础上的光学干涉仪,主要用来检测外部载体的运动角速度。随着对光纤陀螺研究的不断深入,光纤陀螺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也在不断提高。并且随着对
“培杂629”是中国种子集团公司三亚分公司利用两用不育系“培矮64S”和恢复系“中种恢629”组配而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5年11月通过海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