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同态密码理论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c3d4e5f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钥密码学已经走过了36个年头,历史上诞生的公钥密码体制大都具有同态特性,但是构造“完美”的全同态密码体制也一直是密码学上的难题。云计算关键技术,密文检索技术,安全多方计算以及远程数据完整性校验对密码学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安全高效的全同态密码体制变得很必要。因此,研究全同态密码相关理论,设计实用的全同态密码体制成了学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的工作正是基于此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了对全同态密码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本文对具有代表性的同态密码体制进行了研究。历史上的经典体制如RSA密码体制,Paillier密码体制和ElGamal密码体制的同态性产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重点剖析了这些公钥密码体制同态特性的产生方法,对同态密码体制进行分类,归纳了多种同态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语义安全的靶向全同态密码体制,并利用上述密码体制,设计了一种安全两方点积计算协议。其次,为了把握全同态密码体制的设计方法,本文对基于Gentry思想设计的、两个经典的全同态密码体制—基于整数的(又名DGHV密码体制)和基于理想格的全同态密码体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分析理想格的密码学特性及其局限性和DGHV全同态密码体制的基础上,对经典的DGHV全同态密码体制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种公钥尺寸小、效率更高的Somewhat同态密码体制。再次,为了构造格上全同态密码体制,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后量子安全假设LWE的全同态密码体制。在文中,首先以LWE为载体,研究并给出了全同态密码体制设计的关键技术,结合矩阵运算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密文展缩的全同态密码体制,该体制避开了经典全同态设计中引入额外的安全假设的环节,安全性更加明确。其公私钥尺寸为O(n2l),而明密文扩展为O(n2l),这两点和之前的全同态密码体制相比,都有很大改善。最后,全同态密码体制的研究和设计给同态数字签名和同态消息认证带来了新的思路,本文在研究全同态密码体制的基础上,对消息认证过程进行分析,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全同态消息认证算法。该同态消息认证码的安全性是基于伪随机函数的设计,本文的改进算法保证了明文的不泄露性和两类不可伪造性,给部分数据的完整性认证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本文的结尾,对全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并给出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其他文献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是一种新颖的密码技术,其安全性是建立在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难解的基础上。与其它公钥密码体制相比,椭圆曲线密码体制具有安全性能更高、密钥长度更短、计算
伪随机序列族因为其良好的自相关性、互相关性、长周期、大线性复杂度、平衡性、易于实现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声呐、通信系统、密码系统等领域。从便于硬件实现的角度,
1996年,Mambo、Usuda和Okamoto提出了代理签名的概念,即在一个代理签名方案中,一个被指定的代理签名人可以代表原始签名人生成有效的代理签名。此后许多针对代理签名环境特殊
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的蓬勃兴起,网络安全问题日显突出。安全协议,作为解决安全问题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要确保安全
据有关权威部门预测,物联网在未来几年将遍布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拥有百亿甚至千亿量级的设备数量,真正实现对物体智能化的识别、管理和控制。M2M通信(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
移动IP技术是在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在网络层实现移动节点无缝漫游的解决方案。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实现个人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移动通讯网络给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快捷和方便的服务,但同时由于其开放性等特点,也带来了突出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如在我国GSM网络的语音信息都是明文
数字水印技术是保护多媒体数据版权和图像可靠性认证的一种新技术。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数字水印在静止图像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基于DCT域与DWT域的两种鲁棒图像水印方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