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梨种植面积、产量及出口量等均处于世界前列。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Busck)),属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Tortricidae),是一种世界性的蛀果害虫。其幼虫蛀食梨果,严重影响果农的经济效益和梨产业的发展。化学防治和套袋一直是梨园防治梨小食心虫的主要措施,但也引起了梨果品质下降、食品不安全、害虫抗药性增强、天敌和传粉昆虫减少、人力成本增高等一系列问题。目前,以昆虫性信息素为主的生物防治技术因其“高效无毒、特异性强、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本课题组于2016年~2017年在山西省晋中市祁县的减药不套袋酥梨、玉露香梨、雪花梨梨园分别开展大量诱捕、迷向丝防治、迷向瓶防治、天敌防治、迷向丝+天敌防治、迷向瓶+天敌防治6种不同组合的防效对比试验。同时对减药不套袋酥梨、玉露香梨、雪花梨的果实品质进行了研究。通过与常规施用化学农药多、套袋栽培梨果的防效及果实品质的比较,旨在探索出绿色、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色防控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防治:迷向瓶防治和迷向瓶+天敌防治对雪花梨的效果最好,蛀果减退率分别为78.2%、75.8%。迷向瓶+天敌防治对酥梨的效果最好,蛀果减退率为64.8%。天敌防治对玉露香梨的效果最好,蛀果减退率为66.3%。与常规防治的梨果蛀果率均无显著差异,生防效果明显。2)无袋栽培效果:从梨果外观品质来看,与套袋相比,不套袋梨果(1)光洁指数:酥梨、玉露香梨、雪花梨分别下降35.91%、23.31%、30.76%;(2)果锈指数:酥梨、雪花梨分别增加4.72%和7.78%,玉露香梨下降14.31%;(3)果形指数和单果重量:三种梨果均无显著差异。从食用品质来看:与套袋相比,不套袋酥梨、玉露香梨、雪花梨(1)总糖含量和总酸含量均提高,总糖含量分别增加11.89%、17.84%、2.35%,(2)总酸含量分别增加21.11%、29.17%、17.81%;(3)水分含量:酥梨和玉露香梨分别显著降低1.18%、2.37%;(4)硬度、蛋白质含量及咀嚼性差异不显著。3)生防-减药效果:施药种类和次数减少简称“减药”,(1)吡虫啉残留量:酥梨和玉露香梨分别下降100%、65.52%;(2)总砷残留量:玉露香梨和雪花梨分别降低32.14%、65.71%;(3)氯氰菊酯:玉露香梨未使用,对照残留量为0.013 mg/kg。从外观品质来看,减药后,(1)光洁指数:酥梨、玉露香梨、雪花梨分别降低24.61%、6.06%、10.77%;(2)果锈指数:酥梨和玉露香梨分别增大8.69%、4.73%,雪花梨下降4.03%;(3)果形指数和单果重量:3种梨果均无显著变化。从食用品质来看,减药后,(1)可溶性固形物:3种梨果的含量均增大,其中玉露香梨和雪花梨显著增大6.49%、7.82%;(2)总酸含量:酥梨和玉露香梨显著升高,分别增大32.34%、50.19%;(3)硬度、咀嚼度、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水分、维生素C含量变化不显著。综上所述,在减药无袋栽培梨园,迷向瓶防治、迷向瓶+天敌防治、天敌防治为主的生防措施,不仅将梨小食心虫的危害控制在较低水平,还降低梨果农药残留量、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梨果风味。对于梨产业供给侧改革、省力化栽培,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甚至有机生态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