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人口日益散居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各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人员往来会越来越频繁,民族散居化的格局将更加明显。进一步重视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注意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益,对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益法制保障建设相对滞后,侵害散居少数民族公民权益的现象和矛盾时有发生,迫切需要加强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的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司法保障、监督保障等保障机制建设,切实维护散居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本文就是希望通过对北京望京地区朝鲜族各方面的深入调研和考察,分析其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处于的生存环境,梳理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对于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制度构架,以期提出更加完善的、有利于政府参考的、保障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制度性方案。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引入人类学的方法,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深入北京望京地区的朝鲜族,进行实证分析和定量调研研究。同时,在整个调研写作中,注重微观与宏观视角的结合,客观与主观的结合,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结合。充分利用资料收集、问卷调查、走访个案、走访政府机关与街道办事处、数据统计分析等多种途径,结合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律制度的变迁情况及理论构架,从多角度全面透视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障问题。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述了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基本理论,包括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涵义与内容、散居少数民族权利法理学基础、国外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研究现状和散居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障之必要性等,主要是为下面的与实践结合打下理论基础。第二章是引入社会变迁理论,在我国城市化的背景下,深入考察城市化进程中的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结合城市化进程中的散居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城市社区居民的多民族化,分析城市散居少数民族的基本特点与面临的生存现状,突显其权利保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第三章是对望京朝鲜族权益保障状况进行实证考察与分析,首先是对朝鲜族本身和北京的望京地区进行概况性介绍,其次结合调查数据,以图表、表格等形式,从望京地区朝鲜族的人口状况、教育保障、职业分布、宗教信仰、权利诉求等各方面,以数据为切入口,分析望京地区朝鲜族的权利保障状况。第四章是以望京地区朝鲜族为例,全面解构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构成,分别从平等权、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教育文化权利及社会权利等方面,理论结合权利现状,找出现实保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第五章讨论了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机制与实践,从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法制框架、立法保障、司法保障及我国现行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现实困境等方面横向考察了权利的运行机制。第六章是就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提出对策机制,以全球视野中少数人权利保障的实践对中国的启示,构建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整体思路,分别从立法、司法与行政保障方面完善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的保障机制。本文的创新突破点集中在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结合望京地区朝鲜族的鲜活实例,研究其对散居少数民族权利构成变迁的影响,分析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构成和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全球视野中少数人权利保障的实践对中国的启示,以期在一种可能的路径下思考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立法完善、司法完善和行政完善。在具体制度方面,包括建立多元化的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机制;建立专门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纠纷解决机制;建立懂朝鲜语、专门的社区调解机构;配备懂朝鲜语的警察和基础政府工作人员;建立专门针对民族工作的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