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探讨腰椎骨盆矢状位平衡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影响

来源 :上海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uzhang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的特点,基于“筋骨平衡”理论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骨盆平衡性之间的关系。分析腰椎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作为腰椎骨盆协调性的指标,对患者腰椎骨盆矢状位平衡的影响,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治疗及康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1.从2017年8月至2019年2月期间门诊和住院病例中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78例病例,其中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47例,无腰椎疾病正常者31例,在腰椎、骨盆和双侧股骨头侧位X线片上测量骨盆入射角PI(pelvic incidence),骶骨倾斜角SS(sacral slope),骨盆倾斜角PT(pelvic tilt),腰椎前凸角LL(lumbar lordosis),腰椎角LA(Lumbar angle),L1倾斜角L1T(L1 tilting angle)等。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组和无腰椎疾病正常者组之间腰椎骨盆矢状位平衡相关参数的特点。2.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中记录的数据研究,对第一部分的腰椎矢状位平衡参数值与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值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将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组的腰椎矢状位参数和骨盆矢状位参数进行对比分析,探究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患者的腰椎和骨盆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协调性。结果:1.共计完成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和正常者的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测量,平均年龄42岁,最小17岁,最大63岁,其中男性33人,占42.3%,女性45人,占57.7%;腰突症组和正常组的腰椎骨盆矢状位参数值经两样本独立t检验分析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较:腰突症组的SS、LL及LA均明显减小,PI、PT及L1T均明显增大,各参数骨盆入射角PI(pelvic incidence),骶骨倾斜角SS(sacral slope),骨盆倾斜角PT(pelvic tilt),腰椎前凸角LL(lumbar lordosis),腰椎角LA(Lumbar angle),L1倾斜角L1T(L1 tilting angle)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腰突症组腰椎矢状位参数和骨盆矢状位参数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腰突症组的骨盆入射角PI(pelvic incidence)与腰椎角LA(Lumbar angle)之间存在正相关(r=0.780;P<0.05);骶骨倾斜角SS(sacral slope)与腰椎前凸角LL(lumbar lordosis)之间存在正相关(r=0.878;P<0.05);骶骨倾斜角SS(sacral slope)与L1倾斜角L1T(L1 tilting angle)之间存在正相关(r=0.501;P<0.05);骨盆倾斜角PT(pelvic tilt)与腰椎角LA(Lumbar angle)之间存在正相关(r=0.544;P<0.05)。结论: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高于无腰椎疾病的正常者,骶骨倾斜角SS比无腰椎疾病正常者低,高PI、PT和低SS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危险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前凸角LL、腰椎角LA比无腰椎疾病正常者低,腰1倾斜角L1T高于无腰椎疾病的正常者,低LL、LA和高L1T也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危险因素。2.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及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I及PT越大、SS越小,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的风险越高。腰椎前凸角LL、腰椎角LA、腰1倾斜角L1T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及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LL和LA越小,L1T越大,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的风险就越高。3.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椎前凸角LL、腰椎角LA较无腰椎疾病正常者显著减小,其特点表现为腰椎前凸弧度小、腰3椎体倾斜度小、脊柱向前倾斜。4.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骨盆入射角PI和腰椎角LA,骶骨倾斜角SS和腰椎前凸角LL、腰1倾斜角L1T,骨盆倾斜角PT和腰椎角LA这些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正常人体的腰椎和骨盆之间在生理功能、生理位置、解剖结构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匹配性及协调性,腰椎矢状位平衡参数和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腰椎退行性疾病当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腰椎和骨盆之间的不协调,骨盆通过位置调整可以动态调节腰椎矢状位平衡。
其他文献
再制造是回收利用退役机械零部件残余价值、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再制造可行性判断与反馈对于提升再制造毛坯质量、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益具有重
随着人类空间活动日益频繁,人们对在轨捕获任务的需求不断增加,难度不断提升,同时对捕获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空间机器人完成目标物的抓捕后,目标物与空间机器人形成刚性连接的组合体,其动力学特性发生改变,会导致空间机器人原有的控制参数不能满足控制性能要求,进而引起空间机器人的不稳定运动,对其硬件和软件系统造成损坏。因此,开展捕获目标后的空间机器人镇定控制研究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
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于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难度。如何提升几何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成为很多数学教师思考的焦点。模型教学法的应用,能让学生用几何的
城中村景观是景观的一种独特形式,是城中村这一城市问题的具体表现。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与方法,对城中村景观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并对其景观类型提出了分类的标准。同
半柔性复合路面是在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基体中灌入水泥砂浆,而形成的一种“柔中带刚”的路面结构。这种路面结构的特点是兼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柔性”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刚性”,水泥砂浆的灌入导致原来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骨架-空隙”结构变为“骨架-密实”结构,使得路面的路用性能有了较大改变。本文在目前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试验及理论分析,尽可能全面地研究了半柔性混合料的设计方法、试件成型参数及路用性能等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不断发展,关于黑臭河道治理问题日益受到严重关注。河道底泥作为黑臭水体的重要污染源,问题愈加严重。针对河道底泥的治理问题日渐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本研究在常规固化剂水泥、石灰的基础上添加了本地土棕壤,探讨了上述3种物料配合添加对河道底泥的固化效果及固化机理。通过测定分析固化后底泥浸出液中重金属的浓度、淋滤液中重金属的浓度、固化强度及固化后重金属形态变化,以期分析不同固
动态精度作为并联机构的一项性能指标,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尤其在高速、重载、轻量化的应用领域中,动态精度的高低甚至直接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研究并联机构的动态精度即研
在当前扫黑除恶取得丰硕战果的大背景下,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工作要准确把握刑事法律和刑事政策的关系,警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的扩大化、指标化。“恶势力”是极具中国特色的
单晶蓝宝石因其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国防武器装备和民生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高性能装备对单晶蓝宝石表面质量要求十分苛刻,通过抛光来提高单晶蓝宝石表面质量显得非常必要。在众多抛光中,化学机械抛光是唯一被广泛认可的提供全局平面化的技术。但目前化学机械抛光技术普遍存在抛光效率低的问题。为了提高抛光效率,本文通过对比单一磨料与混合磨料对单晶蓝宝石抛光性能的影响,优化抛光浆料。然后,在磨粒运动轨迹仿
随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当前的建筑施工机械难以满足实际工程需求,研发高质量、高效率、微型化,自动化的建筑机械是大势所趋。混凝土地面施工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