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子云中国雕塑史研究的历史贡献

来源 :西安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eqiang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子云先生是我国倡导西北艺术文物考古第一人。由他发起并建议当时国民政府批准组建了中国首个官方艺术文物考古团体: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所以说,他是中国美术考古事业的拓荒者;同时他也是敦煌艺术研究保护的先行者,是提议建立敦煌研究院的第一人。他也是中国编写中国雕塑艺术通史的第一人,经三十年不懈努力终成不朽著作《中国雕塑艺术史》!本文分五部分论述王子云中国雕塑史研究的成就及其历史贡献。首先论述王子云先生不同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既是概述王子云先生的学术转折也是对于他研究中国古代雕塑的背景和目的的一种分析。首先王子云先生是从新文化运动思潮中走出的具有求变思想的艺术青年,他是艺术实践者出身,经历过私塾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学习、西画学习,到欧洲又学习了雕塑艺术。在海外游学的经历使他具备了中西视野,也了解到民族艺术文化遗存流失海外的现状。同时王子云先生在开始对中国古代雕塑研究是处于国难当头时期的一种文化自觉,对于中国古代民族艺术的一种保护和调查的一种文化责任。为此他呈书国民政府教育部申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官办的艺术文物考察团——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是一大壮举,这个历时四年跨越五省的考察团对于民族文化调查保护艺术遗存意义重大,对于那些至今已经无存的艺术文物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资料,这也是王子云先生考察研究的巨大成就。进入到雕塑史研究的考察部分,同时也是王子云先生考察研究思想体系的一个形成过程。王子云先生在考察中的考察方法既具有他自身的审美解读,也有结合田野考察的方法和文化比较学的眼光,他的考察方法除了对于艺术文物的测量、记录、拍摄,还采用了临摹、速写、拓印、模铸的方法,最为重要的是王子云先生整体性的考察意识下所产生的独一无二的绘制全景图像的研究方法,既在整体上将大型美术遗迹的全貌予以展现,同时在局部上将差异也予以体现,同时他将大型美术遗迹的时代特性定格在了他考察的时代。全景图像既能转化为将300华里的唐陵尽收一图,也能将东西长1680米的莫高窟绘于一卷,将这种大景观大气氛展现出来,开全景美术遗迹考察研究方法的先河。王子云先生的全景图绘制不仅使用了美术写生的这种方式,同时也借助了测绘测量的方式来予以记录,我们可以看到王子云先生所采用的C编号与石彰如先生所采用的C编号是完全相同的,仅是对于耳洞没有呈现。王子云先生在敦煌研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王子云先生最早向国民政府提出申请建立敦煌研究院,使得敦煌莫高窟这个文化宝库结束了百年来遭受劫掠盗抢的状况,收归由国家管理。我在重走王子云先生考察之路的过程中,对王子云先生考察的部分古代雕塑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2019年对克孜尔石窟的实地考察,寻找全图角度拍摄。许多珍贵遗迹正是由王子云先生当时的记录,我们今天才得以了解,如:唐定陵因受时代破坏大量石刻已无存,王子云的唐定陵照片和图像绘制成为了后人研究的珍贵资料。进入到论述王子云先生对于中国雕塑艺术史研究,同时也是王子云雕塑史研究精神核心和学术理念的建立,他的研究方法具有其个人特色,因为他的所有研究都是立足于它的实际考察所获得的一手资料之上的,他将散落在中国大地的雕塑遗存进行分期、风格归纳,以及分类研究。以借鉴西方雕塑史研究的方法来选择研究材料。研究视野上将“雕”和“塑”的艺术遗存都归纳到雕塑艺术范畴中,雕就是只要是经过刀工雕琢的这种艺术,比如说线刻画、画像石、石刻线画,以及塑造成型的一些有起伏造型的艺术,比如说瓦当艺术都归纳在了雕塑艺术中,拓宽了雕塑研究的视野,将民间的这种艺术品和官方的艺术品都放在了一个层面上进行研究。同时王子云先生的中国雕塑史研究是多层面的,对于雕塑的技法层面、表现层面、立意层面都分别做了研究。将中国传统美术史中被忽略的雕塑艺术与中国绘画、书法等作审美对应,使雕塑艺术获得同等的学术地位。我们通过对王子云先生对中国雕塑史观点的梳理,发现王子云先生对于中国古代雕塑起源做了这种认识和判断,对于中国古代雕塑本土化民族化的节点做了一个梳理,同时很重要的是对于中国古代雕塑所受的各方面的外来影响做了深入的剖析。第三章最后谈到王子云先生中国雕塑史研究的学术贡献,首先是王子云先生中国雕塑史研究的奠基性贡献,有了王子云先生对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研究框架,后继者可以延续雕塑史的研究工作,同时王子云先生提升了中国古代雕塑的学术地位,开辟了中国雕塑研究的理论体系,不仅是与其他的传统艺术等中华民族文明的核心精神建立了一种审美共鸣,最终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做到一个理论化的评述,形成了他的不朽之作《中国雕塑艺术史》。本文谈到王子云先生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研究影响多个学科,他的考察践行影响到中国美术考古学科的建立。他的美术史研究方式推动了美术史学的现代转型。同时,王子云先生的著作以及他的考察深刻影响到了中国美术教育,特别是中国雕塑教育。最后部分谈到王子云雕塑史研究的当代延伸,虽然王子云先生离开我们已有近三十年,但王子云相关学术研究活动及研讨陆续在开展中,有西安美术学院的“纪念王子云先生诞辰100周年”活动、广东美术馆“抗战中的文化责任——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60周年(1940—1945年)纪念展览”、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云开华藏——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王子云作品及文献展”以及西安美术学院的“王子云艺术奖”和王子云艺术研究院,继承和发扬王子云先生的学术精神,同时也是对进一步推进王子云学术研究搭建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在总结王子云先生对中国雕塑艺术研究的成就主要分为两大方面,第一方面就是王子云先生对于中国雕塑艺术实物遗存的考察调查以及保护的成就,这使得这些之前没有进入中国古代文人视野的雕塑艺术,获得了学术地位,获得了保护,获得了认识,第二大方面就是王子云先生中国雕塑艺术大脸谱的谱写和构建成就。时至今日,虽然很多学者一直在呼吁重视中国雕塑史学这个学科。从今天的各种著作和研究成果来看,王子云先生对中国古代雕塑史的研究仍是最为系统全面的学术成果。
其他文献
随着智能手机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微型低功耗传感器的不断发展,基于传感器的行为识别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本文以使用手机的人群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手机使用过程中的不良行为识别方法,让智能手机在带给使用者智能化体验的同时,也使得手机使用的不良行为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基于手机位置的不良行为识别方法。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静坐、行走、上楼梯、下楼梯、乘坐公交等场景的手机使用行为,并
随着深度学习网络规模的增大,导致网络训练参数数量快速增长及网络训练时间随之增加,卷积神经网络作为深度学习的一部分,虽然利用权值共享降低了部分参数的数量,但是参数数量依然庞大,网络训练耗时过长问题依然存在。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实现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卷积神经网络,并提出基于二叉树的异步参数更新算法(B-APU)和基于时间因素的FIFO调度策略(FIFO-T)对分布式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优化。主要工作如下:(1
半喂入联合收割机在现有谷物联合收割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联合收割机的发展和研究,人们对脱粒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脱粒装置作为联合收割机的核心装置,决定了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性能,研究谷物在脱粒装置中的运动规律及过程,对脱粒装置的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久保田PRO 588为基础,对脱粒装置的理论分析研究、结构及性能仿真试验研究和对关键零部件的结构优化,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对现有联合收割
随着人类社会的迅速发展,有害气体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利用高性能气敏传感器对有害气体进行快速高效的监测是解决该类环境污染的前提。在众多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中,由于ZnO制备工艺成熟简单,具有高的电子迁移率和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商业化的ZnO气敏传感器存在着工作温度高、灵敏度低、选择性较差等方面的不足,通过改善形貌、掺杂改性、形成P-N结等是提高ZnO气敏材料灵敏度和选择性
近年来,由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在城市限定区域的落地应用。然而,出于安全性考虑,自动驾驶车辆往往采用优先礼让行人策略,这会使自动驾驶车辆在高密度的一般城市道路环境中停滞不前,造成交通拥堵。准确感知行人并预测行人的未来轨迹,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本文重点关注自动驾驶环境感知方案中的行人检测、行人跟踪和行人轨迹预测问题,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和视觉传感器,针对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的行
为了适应新型国防军工、汽车制造、半导体生产等领域,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机器人,急需将传统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在现代化生产车间,将机器视觉系统加装到机器人本体上,赋予机器臂视觉功能,通过“手—眼”之间协同工作,可以自动完成各类工件的焊接、搬运、分拣、加工等任务,大大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现阶段,针对小批量、形状不一、尺寸各异的小型工件识别检测、去毛刺应用,大多采用双目视觉定位的办法,这种办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高端机械装备精密性、高速性、高效性、集成性、智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联结各个零部件的结合面是机械设备设计分析的重要考虑因素,其刚度和阻尼特性占据了机械设备总刚度/阻尼的五成和八成。考虑结合面在机械设备设计分析以及仿真优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纵观现代学者的研究,对干摩擦结合面和其法向接触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没有对含油结合面(固-液结合面)切向特性的研究,且切向特性对整机优化分析同
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是汉语语言文化和语言句式等,关系到学生的日常交流和文学积累。在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能够于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具体教学中,尝试为学生推荐经典阅读内容、融入生活教育和挖掘教材的传统文化部分等,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标志性中国人物画家,杨之光(1930-2016)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在中国画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针对中国人物画长期以来不擅长表现宏大场面、揭示深刻主题、深入塑造人物形象等现实问题,本文从杨之光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变迁入手,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作为背景引入,探讨历史题材创作的中国人物画家的审美意识、历史观以及表现手法等内容,并分析历史题材人物画创作发展演变的影响因素.
目的开发全结构化电子护理记录单,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全结构化电子护理记录单并在南院区投入使用,北院区仍采用自由文本输入的方式记录电子护理记录单。实施1年后从2个院区各抽取230份出院病历对比护理记录,通过查看录像资料对比护士的记录效率。结果南院区护理记录结构正确率、符合专科护理指南率、护理诊断/评价及护理措施记录量与合格率显著高于北院区(均P<0.01);2个院区相同科室(内分泌科、儿科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