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关刺法治疗跖筋膜炎性跟痛症的临床疗效,从而探索出针刺治疗跟痛症有效且值得应用推广的一种针刺疗法。方法:选择60例符合跖筋膜炎性跟痛症纳入标准的患者,并且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应用关刺法来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针刺方法进行治疗。两组在治疗方面均为6天1个疗程,每日针刺治疗1次,每次留针40分钟,每个疗程中间休息为1天,一共治疗3疗程。通过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VAS量表评分情况,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来记录患者的足跟疼痛数字评分,进而从对照组以及治疗组的患者中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同组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上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说明了治疗组的VAS评分改善方面好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的足跟疼痛数字评分与同组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足跟疼痛数字评分与治疗后的对照组评分相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疗效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可达9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7%,比较中能够看出两组在临床总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治疗组使用的关刺法在足跟痛治疗方面上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常规针刺方法。结论:1、关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在VAS评分以及NRS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有较好改善。2、在VAS评分改进方面,关刺法优于常规针刺法。3、关刺法在NRS评分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的常规针刺方法。4、关刺在临床总疗效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常规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