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评估针刺配合药线点灸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本病寻求更加有效的综合外治疗法;对药线点灸的适应病种进行拓展研究。方法:本临床试验采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实验方法,共纳入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70例。设置针刺组(对照组)和针刺+药线点灸组(治疗组)。对照组穴位取膻中、肩井(双)、期门(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内关(双)、太冲(双),取得针感后留针30分钟。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取局部梅花穴、天宗(双)、肝俞(双)、肾俞(双)行药线点灸。每星期治疗三次,隔天一次,一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经期停止治疗,共三个疗程。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中医证候和焦虑量表进行评分记录,创建数据库,导入SPSS22.0统计结果。结果:治疗前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检验,两组的年龄、病程、生育史、哺乳史和乳腺癌家族史等基本情况和主要症状、中医证候评分及焦虑自评积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认为治疗前两组的基线资料基本相当。三个疗程后,在主要症状方面,两组治疗对乳房的疼痛、肿块的质地和大小以及总分都有明显改进(P<0.05),而且治疗组对肿块的质地和大小改善比对照组明显(P<0.05)。而对乳房胀痛、疼痛肿块与月经和情绪相关性、烦躁易怒、两胁胀满、肿块症状、月经失调和痛经等各项肝郁气滞型症状和总分方面,两组都有显著疗效(P<0.05),并且治疗组对乳房胀痛、疼痛肿块与月经和情绪相关性、烦躁易怒、两胁胀满、肿块症状和总分方面的改善程度均比对照组更显著。另外,两组对焦虑自评总分和精神性维度和躯体性维度都有改善(P<0.05),而在总分和精神性维度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整体疗效方面,针刺配合药线点灸的总有效率是75%,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是69.7%,两者经统计学检验后,提示P=0.588>0.05,认为两组差异不显著,两组疗效相当。结论:本研究的检测结果表明:药线点灸结合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的疼痛和肿块方面症状的疗效与单纯针刺相当。但在改善乳房肿块大小和硬度方面,药线点灸配合针刺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另外还可明显改善患者乳房胀痛、疼痛肿块与月经和情绪相关性、烦躁易怒、两胁胀满、肿块症状等中医肝郁气滞证候临床症状,对患者的精神焦虑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说明药线点灸配合针刺治疗对于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的主要症状及中医证候改善效果明确,对调节患者精神焦虑亦有一定帮助,可以丰富临床应用,更好地改善乳腺增生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