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存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f012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数据采集与存储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测量、软件无线电、雷达等领域,涉及采样理论、数字信号处理、高速电路设计、高速ADC、高性能存储器等多个领域,属于信号获取领域的重要课题。   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高速采集和存储技术是整个系统开发的关键和难点。随着采样速率的不断提高以及高速采集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对存储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速大容量存储技术的需求也变得日益迫切。本论文的工作就是对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存储技术进行研究,并设计实现一个高速大容量的存储系统。   论文在对各种高性能半导体存储器进行研究与对比的基础上,设计了以FPGA为核心、DDR2 SDRAM存储器为存储介质的高速大容量存储系统的方案,对DDR2-SDRAM控制器的设计难点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功能验证和静态时序分析。最后以DDR2 SDRAM控制器为基础,设计了一个通用的高速大容量存储子系统,并成功应用于数字荧光示波器系统中。这一存储子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达到4.3GB/S,实时存储深度高达1GB。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后,人类从工业时代迈向了信息时代,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工作节奏也日趋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数也与日俱增。心脏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三大疾病之一。而
计算机方法识别转录因子结合位点(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sites,TFBS,也称motif,、模式)是目前生物信息学的一个很有吸引性和挑战性的课题。准确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的
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是研究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帮助地质学家研究构造变形过程和形成机制的重要方法。构造物理模拟的实质是利用相似性原理,根据运动、几何等相似理论,研
随着移动通信数据量的持续攀升、移动终端的爆炸性增长,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已经无法应对新出现的挑战。随之推动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研究热潮。为了最大程度地提高
目前,随着4G通信网络的全面部署、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及5G通信的提出,无线通信在人们的生活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信设备抗击信道衰落的能力决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互联网的网络规模不断扩大,应用场景越来越复杂,在网络的安全性、路由可扩展性及移动性等方面暴露出了更多的问题。为解决因为IP地址身份与位置
随着机载探测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迅猛发展,综合了两者特点的探测传感器仿真技术已逐渐受到国内外军事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作为探测传感器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交互式媒体越来越多地把人性化服务放在了首位。基于内容的检索CBR (Content Based Retrieval)应运而生,这使得检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