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a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对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 SE)评分的检测,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状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对照研究,于2019年8月-2020年2月纳入于我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2例,根据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 MSE)结果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78,MMSE评分≥27分)和认知功能障碍组(n=94,MMSE评分<27分)。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血肌酐、胆固醇、空腹血糖、超敏C反应蛋白等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MMSE评分与HAMD评分、HAMA评分等指标的相关性。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并用ROC曲线分析探究HAMD评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作用。结果:(1)与认知功能正常组相比,认知功能障碍组患者的年龄更高、受教育年更少、MMSE评分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评分更低,并且HAMA评分和HAMD评分都更高(P<0.05)。(2)年龄(r=-0.38,P<0.01)、HAMA评分(r=-0.40,P<0.01)、HAMD评分(r=-0.49,P<0.01)、高血压病程(r=-0.17,P<0.05)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受教育年限(r=0.53,P<0.01)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3)年龄增加(OR=1.064,95%CI 1.026-1.103)、受教育时间短(OR=0.862,95%CI 0.781-0.952)及HAMD评分增高(OR=1.167,95%CI 1.105-1.297)升高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4)HAMD评分对于是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曲线下面积值为0.710,当分界值为9.5时,敏感性最高,为77.7%,特异性为65.4%。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焦虑抑郁状态相关,年龄、受教育年和抑郁状态均是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AMD评分对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预测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诊疗方案提供思路。方法:搜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符合不明原因发热患者60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FUO非糖尿病组和FUO糖尿病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热时长、病因分布、确诊时间、确诊方法、治疗转归,研究不明原因发热合并糖尿病患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等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可保护梗死局部的心肌细胞,并促进血管新生,进而改善心功能,成为很有发展潜力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老年(年龄≥6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2例(男性62例,女性130例),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将患
心血管生理及病理生理与昼夜节律生物钟关系密切,生物钟基因Bmal1(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通过调节代谢、氧化还原平衡、免疫反应、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等各种生物学反应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诱发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而导致血管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和氧
目的:研究桥接整合因子1对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12至2020-12入住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72例心衰患者及72例无心衰的成年人作为心衰组与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小时内采集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浆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natriuretic peptide,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对合并瓣膜病变的房颤患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事件的预测价值及其栓塞事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的合并瓣膜病变的房颤患者3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类瓣膜病变包括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机械性人工瓣膜置换术后,II类瓣膜病变包括轻度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等,根据纳入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测定和比较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反应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并探讨尿酸对冠心病患者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
背景与目的: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及踝肱指数(ABI)测量方法简单、快捷,虽有研究表明两者对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仍存在一些争议。本研究旨在探索PWV及ABI是否对心血管病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连续纳入2016年9月至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患者35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在出院6个月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再次住院(包括心力衰竭
目的:评估连续血小板聚集率(PAR)检测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的ACS患者104例,入院时随机分为PAR指导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出院前、出院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行PAR检测,PAR指导组依据与入院时基线PAR0相比,出院时及每次复查的PAR
目的:采用需治疗人数(Number Needed to Treat,NNT)评估常用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ⅡRe Ae Ator Blo Akers,ARB)、钙通道阻滞剂(Cal Aium Channel Blo Akers,CCB)、β受体阻滞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