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滩海油气区工程环境及海洋工程灾害研究

来源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llr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河油田滩海油气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本文针对该区油气资源开发所面临的问题,即:海洋工程环境以及海洋工程灾害。选择油气资源开发区作为重点研究区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的各种工程灾害及抗灾减灾措施进行分别研究和阐述。 各种类型的海洋工程灾害的形成与发展,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本文在搜集了本区域进行的大量环境、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从气象要素、水文要素、地形地貌、沉积环境、声学地层、工程地质与构造、腐蚀环境等各个方面对研究区各海洋工程环境要素等进行了分析、总结,揭示了研究区海洋工程环境的一般特征。 通过对研究区各种资料的系统分析,判识出潜在的各种工程灾害,分别为海冰灾害、埋藏古河道和古洼地、浅层气、砂土液化、下卧软土层、潮沟蚀变与海底冲刷等灾害因素。从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和对不同类型工程构筑物的危害性等角度出发,对这些类型的工程灾害进行分析,并根据不同类型灾害的抗灾机理给出一些实用的工程减灾措施。
其他文献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属于虹彩病毒科(iddoviridae)肿大细胞病毒属(Megalocytivirus),是导致鳜(Siniperca chuatsi)暴发
光复活修复是生物体的一种重要的DNA损伤修复机制,对保持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延续性、遗传结构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所谓光复活修复,是指在 DNA光修复酶(photolyase)的作用下以光为
学位
近几十年来珠江河口的地形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下发生很大变化,水沙输运也伴随着发生变化。为了解几十年来伶仃洋水沙变化规律,本论文根据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实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