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对比主动灌注与传统分流拴(shunt)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猪30头,完全随机分为5组:sham(假手术组)组、A1(shunt组55%狭窄)组、A2组(shunt组75%狭窄)、B1组(主动灌注组55%狭窄)、B2组(主动灌注组75%狭窄),(n=6)。实验组缝扎前降支近端部分管腔,分别造成横截面积55%、75%冠脉狭窄模型。测量主动脉压力与狭窄后冠脉灌注压(P0、P1),计算出冠脉有效灌注压(P1/P0);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中TNF-α、cTnI、Mb、CK-MB、IL-6、IL-1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Caspase-3蛋白水平的表达;TUNEL法测定各组心肌组织凋亡率。结果:冠状动脉前降支血管部分缝扎法成功建立了冠状动脉狭窄横截面积55%、75%的心肌缺血模型。与sham相比,55%、75%狭窄组的有效灌注压(P1/P0)显著下降(P<0.01),TNF-α、cTnI、Mb、CK-MB、IL-6、IL-10、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以及心肌组织凋亡率显著上升(P<0.01),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模型建立成功(ST段抬高1mm)30分钟后,与A组相比,B组的有效灌注压(P1/P0)显著增加(P<0.01),TNF-α、cTnI、Mb、CK-MB、IL-6、IL-10、促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量以及心肌组织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结论:B组与A组相比,可以更好的维持心肌灌注,减轻心肌缺血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