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凸显对自我加工的影响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研究表明对死亡不可避免性的认识使人类产生死亡焦虑,并且为了降低该焦虑,人们倾向于抑制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静息状态的大脑神经活动和自我相关任务的大脑神经活动具有较高相似性,可以反映内在自我。实验一中通过收集启动任务前和分心任务后静息态脑电的数据来探讨死亡凸显对内在自我的影响,结果发现分心任务后死亡启动组被试在theta频段、alpha1频段,alpha2频段,beta1频段,beta2频段和gamma频段与控制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我们由此推论死亡凸显不会影响内在自我。为了探索死亡凸显对外在自我的影响,我们选取了自我姓名作为实验材料。自我姓名具有日常生活中曝光率高、不受通道限制,社会适应价值高等特点,并且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加工的影响还尚未可知。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考察死亡凸显对自我姓名加工过程中大脑神经活动的影响。实验中被试被随机分配到死亡启动组、消极启动组或中性启动组。完成启动任务、操作性检验任务和分心任务后,在记录ERP数据的同时,被试需要完成以自我姓名、朋友姓名、名人姓名或空白作为T2的注意瞬脱任务。T1为向左或向右的箭头图片,实验有240个试次,每一个试次包括22张图片(20张三字图片,T1和T2)和两个问题,被试的任务是在22张图片呈现结束后,判断T1和T2的内容。研究结果发现,自我姓名的正确率显著大于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的正确率,并且自我姓名的P300波幅显著高于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的P300波幅,即自我姓名出现了显著的注意瞬脱对抗效应。同时,死亡启动后自我姓名诱发的P300波幅显著低于消极启动组和中性启动组自我姓名诱发的P300波幅,而朋友姓名和名人姓名诱发的P300波幅在三个启动组间差异不显著。P300可以反映认知阶段注意资源的多少,结果表明死亡凸显使自我姓名加工的注意资源减少。综合实验一实验二的结果,我们从大脑神经活动层面得出死亡凸显不会影响内在自我,但会抑制外在自我--自我姓名的加工,并且这一影响在注意阶段就已经发生的结论。
其他文献
法国纯真剧团演出的《安提戈涅》呈现了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风格,以缤纷的色彩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演绎悲剧。让-夏尔·雷蒙德导演用现代手法编导古老
近年来随机微分方程发展迅速,受到众多领域内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构建了两类随机经济模型,通过运用Euler-Maruyama方法、Lyapunov函数及离散的伊藤公式,研究模型解的渐近均方稳定性。第一章为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随机微分方程和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论文所需要的理论知识。第三章主要研究了一种广告量-购物水平的随机离散模型,将模型线性化
最近几年以来,新媒体实现了较快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传媒行业的转型,在此背景下,播音主持应主动调整自身的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在融媒体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实现稳步发展。
本文引述及发展了Xuerong Mao的针对于随机稳定化与非稳定化的的理论,可知任意R~d, d≥2中的非线性系统y (t)=f (y (t), t)可被布朗运动非稳定化.而运用类似的方法得出相对于St
随着医学成像设备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医学图像内容丰富,从庞杂的医学图像数据库中寻找需要的信息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内容
“独取寸口”脉法确立于《难经》,而实际渊源于《内经》。通过对《内经》“独取寸口”之论述的探究,发现“独取寸口”之理,实乃《内经》中“天人合一观”在脉法中的具体反映。
针对多视点视频的压缩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分析的编码算法。该算法根据人眼对显著性区域的失真更加敏感这一特性,通过控制显著性区域与非显著性区域的编码质量来有效
<正>这是我一口气读下来的书。南宁医生钟日胜以充满感情色彩的笔触,在这部长篇报告文学里,为我们打开了面向世界的那一扇窗户。我们在这里看到了遥远的撒哈拉大沙漠边缘上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