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分解菌的分离和筛选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xingke198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两个试验,对自然界中能够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微生物进行筛选。试验一:通过分离、测定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的生化鉴定,对从土壤和木屑中分离的微生物进行鉴别。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微生物分别为绿色木霉、黑曲菌、产纤维单胞菌、红黄纤维弧菌、嗜酸性纤维分解菌、嗜热乳酸梭菌和白腐真菌;各种微生物的产酶情况有很大的差别,微生物所产的酶是复合酶,各种酶之间的比例不同。试验二:采用7×3两因子析因试验设计,A因子为不同的微生物(HL1、HL2、HL3、HL4、HL5、HL6、HL7和对照),B因子为不同发酵天数(5d、10d、15d),共组成24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做3个平行),研究不同的微生物和不同的发酵天数对四种农作物秸秆(稻草秸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黄豆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对四种农作物秸秆半纤维素的分解效果极显著的高于其他六种微生物(P<0.01)。产纤维单胞菌对四种农作物秸秆纤维素的分解效果极显著的高于其他六种微生物(P<0.01)。白腐真菌对四种农作物秸秆木质素的分解效果极显著高于其他六种微生物(P<0.01)。嗜酸性纤维梭菌分解四种农作物秸秆(除豆秆)之后的发酵液中粗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六种微生物(P<0.01)。四种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各时间段间无显著差异(P>0.05),发酵10d后发酵液中粗蛋白质的含量极显著的高于发酵5d和发酵15d后发酵液中粗蛋白质含量(P<0.01)。
其他文献
利用数据处理和维度模型,将医院效益分析进行可视化处理,形成气泡图表示效益相关的多种维度.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找出效益的关联因素,形成可改进的措施.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自制治疗依从性问卷对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并对患者一般资料和调查结果比较分析.结果:56%的
根据安徽省的地理、气候等因素,从北到南,以淮河和长江为地理标线,选取萧县灵山草地、宿州埇桥尖山草地、滁州大柳种羊场、太湖沙河羊场、庐江万山草地等五个不同草地作为安
目的:讨论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应用微信健康教育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
目的:探究使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前来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