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样本库的建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严重的显性遗传代谢疾病,患者胆固醇水平较常人明显升高,诱发早发动脉硬化甚至死亡,目前国际上对FH广泛关注,但我国仍缺少对其系统性研究。目的:建立我国FH样本库并分析临床特点,为我国FH诊疗提供指导。方法:使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选LDL-C≥4.65mmol/L或服用高强度的他汀后LDL-C仍≥3.7mmol/L的患者,诊断使用荷兰脂质临床网络(DLCN)诊断标准≥3分患者诊断为FH阳性;1.签署知情同意,填写调查问卷;2.≥16岁患者为成年组,<16岁为儿童组,两组根据有无黄色瘤分别分组;3.收集患者临床用药资料,并每月随访;4.收集患者血清和DNA样本并保存;5.分析患者基线血脂特点及影像学病变特点;6.分别使用Simon Broome、MEDPED、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筛查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标准与DLCN标准对比,探讨不同标准对我国FH患者诊断检出率和正确率;7.分析患者初诊时及随访3个月及以上治疗现状及达标率;8.使用SPSS20.0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1.收集FH患者200例,临床资料200份,血清及DNA样本资料168份,初步建立了FH样本库;2.成人组有黄色瘤患者其角膜弓、早发ASCVD、周围血管疾病、支架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发生率显著高于无黄色瘤患者(P<0.05);3.成人有黄色瘤患者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弓和主动脉瓣钙化,颈动脉内中膜cIMT厚度显著多于/大于无黄色瘤患者(P<0.05);4.与DLCN诊断标准相比,使用Simon Broome、MEDPED、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对我国儿童FH患者检出率分别为92.54%,100%,16.42%,对成人FH患者检出率分别为89.47%,80.45%,64.66%,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0.5%,87%,48.7%;5.儿童患者首次就诊时67例均未治疗,成人患者23人(17.29%)治疗,无人治疗达标;随访3个月及以上,儿童患者50人治疗,14人(20.89%)达标,成人患者79例治疗,4人(3.01%)达标。结论:1.初步建立了FH患者样本库;2.成人有黄色瘤患者心血管病变更为严重;3.我国FH患者现有的治疗达标率偏低,应规范治疗;4.与DLCN诊断标准相比,我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的检出率及正确率偏低。第二部分:植物固醇血症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临床特点比较研究植物固醇血症(STSL)是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由ABCG5/8基因突变引起,目前全球仅有100余例报道。该病临床表现酷似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HoFH),除此之外血清植物固醇明显增高。样本库患者基因测序发现20例患者存在ABCG5/8基因突变,将其中19例儿童患者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HoFH对比分析。目的:STSL患者与HoFH患者比较分析两种疾病异同点。方法:1.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检测基因突变;2.生化检测TC、LDL-C、HDL-C、TG;检测血常规,新鲜血血涂片;影像学检查心血管病变;3.气相色谱检测植物固醇(主要包括谷固醇、豆固醇及菜油固醇)及吸收标志物二氢胆固醇,合成标志物(角鲨烯,脱氢胆固醇,7-稀胆烷醇);4.使用SPSS20.0软件包分析数据;结果:1.20例植物固醇血症患者,均有ABCG5/8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2.与HoFH患者相比STSL患者TC、LDL-C水平显著较低(P<0.05),HDL-C显著较高(P<0.05);3.影像学检查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与HoFH患者相比STSL患者血清植物固醇,二氢胆固醇显著升高,7-稀胆烷醇显著降低(P<0.001);5.STSL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压积和大型血小板比率较HoFH患者显著增高(P<0.05);部分STSL患者血涂片可见口形红细胞增多和巨大血小板,HoFH患者血涂片未见异常;6.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TC、LDL-C均显著下降(P<0.05),STSL患者TC、LDL-C下降幅度高于HoFH患者(P<0.05);结论1.STSL与HoFH患者临床表现相似,但遗传方式不同,且其血清植物固醇显著高于HoFH患者;2.STSL患者通过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和依折麦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脂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