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域金、锑、汞、砷元素共生分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来源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36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士后报告以合作导师胡瑞忠研究员负责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课题)—扬子地块西南缘大面积低温成矿域成矿规律研究(G1999043200)为依托,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系统地研究了Au、As、Sb、Hg元素在研究区内不同尺度上的共生分异特征,从不同层面对共生分异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工作中的主要研究思路如下:(1)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把Au、As、Sb、Hg元素的成矿作用看成是一个共生分异的成矿系列,从相互联系的观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研究.(2)把整个研究区作为一个整体,把Au、As、Sb、Hg元素的成矿作用与区域地质演化紧密联系.(3)对Au、As、Sb、Hg元素在不同尺度范围和不同矿床中的空间共生分异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在不同尺度范围共生分异的时、空演化规律.(4)对Au、As、Sb、Hg矿床特征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探讨它们在成因上的内在联系与演化.(5)通过上述研究,确定Au、As、Sb、Hg元素在成矿过程中共生分异的多重因素耦合机制,并进一步探讨Au、As、Sb、Hg矿床区域共生分异的流体运移与其动力学机制.
其他文献
盆地地质流体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紧密相关,属于地学前缘研究课题.综 合利用油气地球化学、沉积学、水文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实验地球化学多学科交叉方法,进行了长
本文利用多种地化指标进行油—油及油—源对比,划分油气运聚区带,确定了二个主要排烃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沙一末到东三期,沙三段烃源岩早期成熟的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排出.第二
摘 要: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整合问题链与情境链的视角出发,探索了优化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问题链与情境链的有关概念,提出了问题链与情境链整合的原则,并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全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办,《英语学习》承办的“2017年全国初高中英语读写整合优秀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的教学材料文本The “Greener Grass” Syndrome一文为例,阐述了整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大陆岩石圈减薄、构造转折相对应的岩浆作用,表现为其岩浆源区由具大陆岩石圈地幔性质源岩向具软流圈地幔性质源岩的突然演化,被认为是与岩石圈下部的拆沉作
论文结合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的岩性、岩相特点,根据大量岩矿分析资料(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等)和流体包裹体资料,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
摘 要:数字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信息的传播形态不断更新,体现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传播内容的视觉传达设计新策略分析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本文结合传播学“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受众的媒介选择及其视觉中心变化,并在相应的视觉传达设计应对策略方面给予建议。  关键词:“使用与满足”;短视频;视觉传达设计  在数据信息急速膨胀的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愈加丰富多元,人与文化信息之间联
近年来,高校学生党员人数大量增加,各高校都普遍重视高校的党建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对学生党员的教育活动。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重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的学习,轻视政治思想
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的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给城近郊区居民的生存环境与人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
纳米比亚是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本论文在查阅和分析国内外成矿预测现有的成果基础上,结合纳米比亚北部铜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系统地探讨了地质、航磁、化探多种方法在铜多金属矿
浑善达克沙地及河北沽源地区位于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区。本文通过用遥感、水化学、年代学和风成沉积的粒度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浑善达克沙地及河北沽源地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