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替代/补偿的实时事务优先级分派策略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minn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系统设计目的是在最小的干涉和最小的系统影响下进行数据处理,它通常需要对环境做出实时反应。为适应嵌入式实时数据库系统的特殊要求,夏家莉教授提出了基于替代/补偿的实时事务模型,在此模型支持下系统具备更高的可预见能力,可以更好地实现无人工干预地运行。替代性与补偿性是嵌入式实时数据库实时事务的新特点,也给事务处理技术带来新的挑战,不能直接引用传统的事务处理策略和方法。夏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对基于替代/补偿的事务模型,在事务预分析、接纳控制策略、调度策略和并发控制策略等方面做了初步研究。为了进一步地实现并发控制和事务调度等后续处理,必须完成基于替代/补偿模型下事务的优先级分派等前期工作。 论文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实时事务的研究现状和优先级分派的研究现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二章从单项指标(包括事务的时间特性和事务的价值)和复合指标(包括有利于系统成功率和有利于系统收益)分析已有的优先级分派算法,并对这些策略进行详细的比较,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分析了基于替代/补偿的事务模型及其处理技术,包括事务模型、二重调度策略、并发控制策略和优先级分派策略四个部分。第四章首先分析了事务优先级和替代优先级之间的关系,接着给出本文优先级分派策略PBAC策略的思路,并且对替代的价值密度和紧迫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构造出实时事务的价值函数,并且给出静态价值密度和动态价值密度表达式,并且利用替代在放行时的空余时间表示替代的紧迫性。接着提出了优先级分派策略PBAC。其中替代优先级分派从动态性、紧迫性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利用最高继承、最低继承、平均继承和加权继承四种不同的继承方式继承替代的优先级得到事务优先级继承函数,然后分别从乐观和悲观的角度考虑事务的执行度的影响,构造出不同的事务优先级分派函数。 PBAC(Priority Based on Alternative and Compensate)策略包括替代优先级分派 PFA(Priority Function of Alternative)和事务优先级分派 PFT(Priority Function of Transaction)两个部分。其中,PFA策略又包括非紧急静态价值密度大者优先、非紧急动态价值密度大者优先、紧急静态价值密度大者优先和紧急动态价值密度大者优先四种策略。动态性表示优先级在执行全过程中动态变化,通过价值密度进行描述;紧急性表示替代执行的紧急程度,由替代在放行时的空余时间描述。PFT策略包括可替代优先和非替代优先两种策略,前者重视事务的应变能力,而后者更重视减轻系统的管理成本。它们根据代表事务执行能力的执行度调整优先级,事务的优先级继承替代的优先级。PBAC策略结合支持替代/补偿事务的新特点并借鉴经典的优先级分派算法构造得来,提高了事务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最终提高了系统的成功率和收益值,具有很高的理论意义。
其他文献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等级公路的主要型式,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是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检测内容。传统的检测方法操作程序复杂、费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发展,网上培训系统已经成为教育、企业、政府等部门提供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与任何教学方式一样,要提高网络培训效果,根据学员的基础和能力来
道路交通标志是一种包含了大量交通信息的道路设施,它对保证驾驶员的安全驾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通常由于驾驶员疲劳驾驶或者大意疏忽等原因忽略了道路上的交通标志牌而酿
Web已经成为如今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Web上数据信息量的日益增加,人们从Web上搜索真正需要的信息已变得不再容易。因此,如何让计算机能够理解数据的含义,帮助人们方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医药理论博大精深,积累了海量数据,却分散庞杂,且往往数据丰富但知识贫乏,这对中医药信息的充分利用、中医药诊疗经验的总结、中医
作为物联网系统的位置感知层设计,基于规模型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定位问题一直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大多数现有的定位方案基本可以分为基于测距的或无需基于测距的定
数字城市及数字地球技术正一步步走向成熟,百度地图、谷歌地图等应用软件一步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空间数据索引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有着
基于RSS的新闻采集是信息采集领域内一个新兴而有实用价值的方向。RSS技术作为互联网上的最新技术之一,已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丰富的RSS站点资源正影响着互联网内容的浏览利用,它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信息化建设需求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提高软件开发的生产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信息化建设需求;如何保证软件产品适应多变的客户化需求,是信息化建设领
一提到电子邮件(e-mail),相信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随着Internet的迅猛发展,电子邮件凭借使用方便、快捷、廉价的特点很快被广大网络用户所接受,已成为当前最流行的信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