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率沿水深变化的植被水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qingfengliang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生植被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河流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生植被不仅影响着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而且能够抵御水流对河床与边坡冲刷,起到维护河床稳定与保护河岸边坡的作用。因此,在环境水力学领域内,植被水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已经成为了一个研究重点。在之前的刚性植被水流模拟研究中,学者们选用圆柱形木棒近似地模拟水生植被,然而本文以实际水流中茎秆粗细变化的植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理论推导,水槽试验与数值计算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生态特征沿垂向变化的植被对水流的水动力学特性影响,所得到的主要成果如下:基于植被水流和多孔介质流的相似性,本文将河道中的水生植被视为固体骨架,并引入多孔介质理论对植被水流进行研究。首先,采用Biot多孔弹性理论得到了植被密度沿水深变化时植被水流的控制方程。在研究的过程中,引入了多孔介质的相关参数:孔隙率,迂曲度和渗透率来描述植被水流的流动特性。本文详细研究水生植被沿垂向变化的生态特征,建立了植被水流孔隙率与植被截面形状、竿茎粗细、水深等的函数关系式,并以此来表征由植被竿茎粗细引起的垂向植被密度变化。采用迂曲度与渗透率来表征水生植被对水流传导运动的影响。然后假设紊动粘性系数与水深满足线形函数关系,提出了一个新的紊流模型,并采用试验数据,代数应力模型以及雷诺切应力模型验证这个紊流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结果表明新的紊动模型能够准确、合理地表达水流中的紊动特性。最后,通过修改控制方程中的紊动项与密度变化项,得到不同工况下的植被水流控制方程,证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程具有极广泛的适用性,可以用于各种工况下植被水流研究。采用有限分析法对控制方程进行求解,根据不同情况下的边界条件,分别得到了挺水植被水流与淹没植被水流流速的有限分析解。其中,对于淹没植被水流分为上层纯水区与下层植被区分别进行求解。根据孔隙介质中水流运动机理和植被水流试验数据分析,提出了相对最优的渗透率计算公式,此公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淹没植被水流的水动力学特性研究。在水槽试验中,选用圆台型木棒模拟垂向生态特征变化的水生植被,通过改变流量与植被密度分别对挺水植被水流与淹没植被水流流速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进行时间与空间平均化处理,以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将实测结果与流速分布的有限分析解进行对比,结果证明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说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程与计算方法能够准确预测出孔隙率沿水深变化的植被水流的流速分布。此外,基于标准的K-ε模型,采用开源软件OpenFOAM不可压缩粘性流体模块下的inter FOAM求解器对孔隙率变化的挺水植被水流流速进行了计算。数值模拟的结果与有限分析解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且可以较好的吻合,进一步证明本文得到的流速有限分析解能够很好的预测出实际植被水流中的流速分布。分别将流量、植被密度以及紊动系数当作变量来讨论变化的孔隙率对植被水流的影响。可以看出流量仅改变植被水流的流速大小,而植被密度则影响孔隙率变化范围,不仅改变植被的大小,又影响流速的分布。同时研究发现,与植被紊流相比,沿水深变化的孔隙率对植被层流的影响要更加明显。
其他文献
本文围绕V-调和映照展开,研究了V 调和映照的Schwarz引理、Liouville型定理以及常边值问题.也研究了关于算子△V的抛物方程的梯度估计.第一章是引言部分,我们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概括了本文的结构.第二章,我们简要介绍了本文所需的基本预备知识,包括联络、V-调和映照、近Her-mite流形间的全纯映照.第三章给出了 Riemann流形间V-调和映照的Schwarz引理,作为应用,得到了从
冰盖探测与稳定性研究是预测未来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重要内容。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东南极冰盖同西南极冰盖一样也经历着快速变化,而认识冰盖特征及其演化历史是研究冰盖运动变化的重要前提与基础,所以东南极冰盖历史特征及其物质平衡变化机制在整个冰盖稳定性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极地科学家就东南极冰盖断面已经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成果,如冰盖表面地形、表面积累率、冰流以及冰厚和冰下地形等。然而对于冰盖历史特征
非交换数学是目前国际上数学研究的前沿领域.非交换鞅作为非交换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拟鞅是比鞅更一般的鞅型序列,然而关于非交换拟鞅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以非交换拟鞅为研究对象,把非交换鞅理论中的许多重要结果拓展到非交换拟鞅.本论文由六章组成:第一章,综述了本论文相关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选题动机,并且对本论文研究结果作了概括性的介绍.第二章,简要地介绍了本论
为改善冬季南方山区公路的通行能力,搭建一套基于远程控制(RPU)的公路抗凝冰系统,实现预防山区公路结冰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凝冰预警模块、抗凝冰装置和终端控制平台的设计要点,为将来路面抗凝冰新技术提供了实施依据。
组蛋白修饰是染色体结构和转录的重要调控因子,负责组蛋白修饰的酶在表观遗传中被定义为“书写”蛋白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参与到了组蛋白修饰、染色体重塑、DNA复制、转录延伸、DNA损伤修复等通路中。在酵母中五个包含JmjC结构域的去甲基化酶分别是:Jhdl,Jhd2,Rphl,Gisl,Ecm5。本课题中我们对酿酒酵母中的组蛋白去甲基化酶Rphl在DNA损伤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我们的研究指出Rp
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是一个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能量感受器,由α催化亚基,β亚基和γ调节亚基组成异源三聚体。在哺乳动物中,每个亚基可由多个基因编码(αl,α2,β1,β2,γ1,γ2,γ3),从而理论上形成12种可变组合。AMPK的激活依赖于LKB1或CaMKK β对其Thr172的磷酸化,而AMP或ADP与γ调节亚基的结合可通过构象改变进一步的提高AMPK的激酶活性,因而在细胞缺血、缺氧、
本文重点讨论了量子自旋系统基态的数值计算方法。量子自旋系统是量子多体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理论物理学家们的重点研究对象。强关联系统是多体系统中比较难处理的部分,描述这类系统的比较常见的模型有哈伯德模型和海森堡模型。其中海森堡模型是描述量子自旋系统比较简单的模型,它也是哈伯德模型的一种特殊情况。对铁磁性的海森堡模型,其基态比较容易获得。但对反铁磁性的海森堡模型的基态,只能求得一维情况的精确解,对高维
近些年来,精准地操控微、纳颗粒,生物分子,生物细胞等微小物体的运动逐渐成为物理学、生物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如实现微粒的“俘获”、自组装,进行生化分析,细胞分离和筛选等。在这种研究背景下,一些非接触式的微、纳操控技术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起来,如电泳力操控技术,“磁镊”技术和“光镊”技术等,相比于这些操控技术而言,声辐射力操控以其自身的优势同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声辐射力操控所需的功耗小且能产生较大的
研究目的:一、对比跖痛症患者与正常受试者的足底压力分布和步态特征的差异;二、观察跖痛症患者穿着定制矫形鞋垫治疗前后足底压力和步态特征的改变,探讨跖痛症患者应用定制矫形鞋垫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跖痛症患者30名入组实验组,30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受试者组,收集两组受试者足底压力和步态特征数据进行对比。收集患者治疗前疼痛、足部功能评分及跖痛症临床治疗观察表数据。给予患者穿着定制矫形鞋垫,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