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虾青素(Astaxanthin)是一种世界上最强的抗氧化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的类胡萝卜素,在医药、保健品等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其对光、氧、热敏感而不稳定、溶解度小、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实验与临床研究发现,微纳米药物包载可改善药物的溶解性、提高稳定性及实现控缓释,对提高虾青素的药用价值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采用超临界溶析(SAS)技术,选取玉米醇溶蛋白(Zein)和左旋聚乳酸(PLLA)作为载体材料,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DCM/DMSO)、二氯甲烷/丙酮(DCM/AC)为相应的溶剂体系,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反溶剂,设计了L16(45)正交实验,成功制备出不同的虾青素药物包载微球;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紫外分光光度仪(UV-vis)、马尔文粒度仪等对所制备的虾青素微球进行了分析表征,并考察了过程参数对虾青素形貌、粒径、包封率、热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玉米醇溶蛋白为载体、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为溶剂的正交实验中,SAS技术过程参数对虾青素微球包封率影响的主次因素按顺序分别为:过程温度T>溶剂配比Rv>过程压力P>虾青素溶液流速F>载体材料浓度C。最优操作条件是T=42 oC,Rv=1:2(DMSO/DCM,v/v),P=80 bar,C=3 g/L,F=1.5 mL/min。(2)以左旋聚乳酸为载体、二氯甲烷/丙酮为溶剂的正交实验中,过程参数对虾青素微球包封率的影响的主次因素按顺序分别为:F>T>P>Rv>C;最优操作条件是F=1.2 mL/min,T=42 oC,P=80 bar,Rv=3:7(AC/DCM,v/v),C=7 g/L。(3)SEM和粒径分析结果表明,SAS技术制备的虾青素微球表面光滑、粒径分布窄;FT-IR结果表明,虾青素经SAS技术处理前后的化学结构未发生改变;XRD和DSC结果表明,虾青素以无定型形式被包载在载体材料内部;体外释放实验显示经SAS技术制备的微球具有缓释效果;稳定性结果显示,经SAS技术将虾青素包埋在载体材料中能够增强虾青素的稳定性。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包载虾青素微球的研究与应用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