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由俭,败于奢,这是一条深刻的历史经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传家宝。2007年3月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其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群众不断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胜利。我国的经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方面条件改善了,这是党领导全国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随着物质的丰裕和条件的改善,在一些公务活动和社会生活中,不讲节俭、铺张浪费的现象有所抬头。尤其是对有的领导干部花钱大手大脚,做事讲究排场,生活追求奢华等现象,人民群众很有意见。在这种情况下,突出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本文尝试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剖析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核心内涵。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而言,通过分析中国传统节俭思想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来论证领导干部的节俭意识的提出和内涵具有历史传承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古代治国安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追溯党的历代领导人认识节俭意识的基本论断来探寻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理论渊源,论证我们党已有的成就是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取得的,节俭意识是我党不断成长壮大、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障,未来的辉煌仍要靠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创造。同时论证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提出在我党建设中具有一脉相承性。通过对节俭意识与科学发展观,节俭意识与反腐倡廉工作,节俭意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种关系的分析、论证的论断来着重剖析新时期增强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必要性。最后通过深化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思想教育、构建增强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制度、加强群众对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评价与监督等观点论述论证并寻找领导干部节俭意识增强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