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谱方法的晶体塑性-孪晶相场耦合模型及应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15mo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作为现阶段得以工程应用的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且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是当今汽车工业结构轻量化的理想材料。然而由于镁合金具有密排六方的原子结构,滑移系少,变形模式复杂,在室温下成形能力较差,应用成本居高不下,应用范围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因此,需要对镁合金的塑性变形机理进行深入探索以提高其成形性能。介观尺度的晶体塑性模型是联系多晶体复杂微观结构与宏观力学性能的桥梁,是探究材料塑性变形机理的有力手段。然而现有晶体塑性模型普遍将孪生变形当作“伪滑移”模式进行处理,缺乏对孪晶形貌的空间解析,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变形孪晶对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却难以用于对镁合金中孪生变形相关的塑性变形机理的深入探究。因此,亟需发展可同时准确表征位错滑移和孪生变形不同变形模式的高效的全场晶体塑性分析模型。针对该问题,本文的工作围绕构造高效的可空间解析孪晶动态过程的全场晶体塑性模型展开,基于位错滑移和孪生变形的物理本质建立可同时准确表征位错滑移和孪生变形不同变形模式的高效数值工具,并将其应用于对镁及其合金中孪晶相关塑性变形机理的探究。具体工作为:(1)构建了晶界与变形孪晶耦合演变的相场模型。为表征多晶体内晶界对变形孪晶“传播”的阻碍作用,本文创新性地在孪晶相场模型中引入晶界处应变松弛的概念,建立了晶界与变形孪晶耦合演变的相场模型,可在弹性体系下对多晶体中晶界与变形孪晶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究。应用所建立的耦合相场模型,本文成功地捕捉到了镁及其合金由于变形孪晶与晶界相互作用引起的晶界迁移行为,以及变形孪晶跨晶界“传播”时相邻晶粒内新的孪晶变体的择优形核位置和孪晶变体选择规律。(2)建立了基于谱方法的晶体塑性-孪晶相场耦合全场模型。通过孪晶相场序参量与孪晶特征剪切的对应关系,成功地将孪晶的动态形貌演变直接引入到了晶体塑性本构中,实现了在快速傅里叶变换晶体塑性模型中对位错滑移和孪生变形两种不同变形模式的同时表征,建立了一种稳健高效的全场晶体塑性模型,实现了对孪晶动态过程的空间解析。该模型不仅可用于预测镁及其合金塑性变形中孪晶形核、生长和“传播”过程的孪晶形貌演变及与其特征行为对应的宏观力学响应,还可对位错滑移与变形孪晶、孪晶与孪晶、孪晶与晶界的耦合作用机理进行深入探究,是一种稳健、高效的探索镁合金塑性变形机理的数值工具。(3)应用所建立的谱方法晶体塑性-孪晶相场耦合模型探究了镁合金内部可能存在的微观结构缺陷对变形孪晶形核、生长等特征行为及材料整体力学响应的影响。发现了微观结构缺陷将促进变形孪晶的形核,而孪晶形核和生长可大幅缓解微观结构缺陷特征区域的应力集中,表明变形孪晶在塑性变形的早期阶段对材料内部微观结构缺陷的进一步拓展具有抑制作用。(4)建立了大变形体系下的谱方法晶体塑性-孪晶相场耦合全场分析模型,填补了可直接用于成形性能分析的空间解析孪晶动态过程的全场晶体塑性模型的空白。通过相场模型对孪晶形貌进行更新并基于其与孪晶特征剪切的对应关系将变形孪晶的形貌嵌入到了晶体塑性本构中,采用半隐式的向前梯度时间积分法结合切线系数法对应力状态进行直接更新,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晶体塑性方法求解应变兼容,省去了复杂耗时的迭代过程,建立了适用于大变形问题的晶体塑性-孪晶相场耦合全场分析模型。该模型不仅可实现对镁及其合金宏观应力-应变响应、变形孪晶复杂形貌演变过程及微观力学场的准确捕捉,计算效率相比于前文发展的小变形体系下的耦合模型提高显著,可直接应用于基于全场晶体塑性模型对镁合金成形性能的预测。
其他文献
具有独特生理代谢优势的微生物在各领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快速,灵敏和可靠地检测微生物,对于确保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至关重要。筛选高普适性、特异性的微生物靶标,开发通用性高、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是微生物检测的关键所在。微生物小亚基核糖体RNA(small subunit ribosomal RNA,SSU rRNA)包括16S rRNA、18S rRNA等,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成为微生物检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涨,进一步提高水稻的产能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水稻的高产、优质、高抗已成为当前水稻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水稻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外界信号的影响,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在外界信号响应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RLKs通过胞外受体结构域
石墨烯纳米材料作为一类具有优异的光学、热学、电学和力学性能的新型纳米材料,在电子、能源、催化、传感和生物医学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而石墨烯纳米囊复合材料是石墨烯包裹不同材料(例如药物、纳米颗粒、聚合物、氧化物和细胞)形成的结合体。它比单独的石墨烯具有更多的功能和更优异的性能,在微型/纳米电机、生物传感平台、生物成像剂、药物递送系统、潜在的肿瘤治疗替代品、环境修复平台、先进的电池和新型超
二维(2D)层状材料具有优异而又易于调节的电子结构和物理特性,是目前凝聚态物理、材料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在光/电催化、电池、光学器件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特别是新一代的碳氮基二维有机聚合物,例如带隙适中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和组分可调的硼碳氮(BCN)等,具有催化活性高、性能稳定、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成为有机半导体光催化剂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明星材料。但是,传统工艺制备的碳氮基光
农药是农业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农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农药的使用不可避免地造成农产品中农药残留情况的发生,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本研究选取了水稻、芹菜、洋葱、茶叶四种农产品为代表,研究了在加工过程中农药残留变化规律,并分别对其进行了膳食风险评估,对农药科学合理的使用及农产品的加工处理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建立稻谷、白
眼底荧光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是眼底疾病诊断主要的检查技术之一。与其他成像技术相比,FFA不仅能提供眼底动静脉血管网的静态图像,而且能记录视网膜血流动态过程,具有独特优势。但是,FFA造影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时间序列灰度图像,这些图像蕴含丰富的时空信息,具有动静脉血管交错密集、图像背景多变、强噪声干扰、易受眼动影响等特点,对图像处理与分析算法的精度
近二十年,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成为光学显微镜研究的最热门方向,尤其在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三位对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以后,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以其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分辨率,受到了生物学、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内大量研究人员的关注,利用该成像技术来解决各自领域内的棘手问题。膨胀显微镜是一种新兴的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其实现超分辨成像的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传统
抗生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已导致土壤和水环境的严重污染,通过在生物体内积累造成抗生素耐药性增强已对人类健康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了有效追踪和管控抗生素污染物,开发快速高效的检测分析方法是至关重要的。相对于其他传统检测方法,光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是一种新型检测手段,充分结合了光催化和电化学检测的双重优势,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背景信号低、操作简便且成本适中等优点,已被广泛研究应用于生物分析、污染
主动配电网作为未来智能电网中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是简单的电能分配环节,而是将成为集成发、配、用等多环节共存的供电枢纽。由于大量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主动配电网中的发电侧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使得源-网-荷三元结构间难以达到动态平衡。无论是主动配电网的规划还是运行管理环节,其技术关键问题都在于如何协调该三元结构间的平衡关系。分布式储能或需求响应具备电能缓存功能,其电气特性能够在源、荷之间相互转换,能够实现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