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廓线在“楚汉绣”图式中的风格意义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l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各绣种的地域性特征逐渐趋向同质化。现代汉绣艺人积极创新针法技艺,复活了古老的游针绣。随即出现了大量的仿真绣作品,令人叹为观止,但却失去了传统汉绣的“本真”。传统汉绣的起稿是从描绘物象轮廓线开始的,且轮廓线是工艺流程的普遍基础,其承袭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以线条的视觉方式观看物象。而仿真绣却是西方文化思想的体现,以块面的视觉方式观看物象。为了避免汉绣被“西化”的危险,特展开此课题的研究,深挖轮廓线对刺绣艺术表现风格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绣者的图案创造、工艺技术和风格把控的能力,使其能够创造出有地域性特色的刺绣作品。图式是一种心理认知结构,是艺术家心灵与观念投射在艺术世界的艺术品“原型”,需要借助形式因素才得以显现。轮廓线作为楚绣图式与汉绣图式得以显现的主要媒介,也是图式风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主要以轮廓线为中心对楚绣与汉绣的图式风格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分析及创新点,并重新界定了楚绣、汉绣、现代楚绣、现代汉绣的定义。第二部分为理论综述部分,阐述了白描、图样与绣品之间的关联,通过比较白描轮廓线与刺绣轮廓线进一步推断了其中的区别与联系,得出楚绣与图样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汉绣与图样之间具有间接的联系,故而用轮廓线来分析是行得通的。第三部分从实用性轮廓线角度来分析楚绣与汉绣的风格特色,包括“楚汉绣”轮廓形的变化规律、图底关系和组织构成方式。第四部分从装饰性轮廓线角度来分析楚绣与汉绣的风格特色,包括“楚汉绣”轮廓线的存在形式、形态的寓意及其塑造力。第五部分首先探讨了轮廓线具体对“楚汉绣”风格造成的影响,将其风格粗略的归纳为线描式与图绘式风格、表现性与再现性风格;其次指出轮廓线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工艺的技术源头。第六部分为课题的结论部分。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视觉心理学、构成学、造型语言等角度进行探究。创造性地把对轮廓线的研究开阔到了更加宽广的领域,有利于分析视觉艺术作品的工艺特点。
其他文献
<正>纵观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可以发现,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性教育,另一种是灌输性教育。选择性教育指的是以社会主导的价值观为最终的教育目标,使得受教
我校的课改已经实行了差不多5个年头,但就目前真正的课堂而言,传统的教师导向教学仍占很大比例。对于这样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我校的多数老师通常会有一种感觉,完成讲授不算困
以10a生龙冈茌梨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微生物叶面肥在其不同发育时期喷施处理对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叶面肥能显著地提高龙冈茌梨的单果重,减小果
我国相互保险定位于中低收入阶层,作为"普惠金融"的一部分可以成为股份制保险公司的有益补充。相互保险组织由主要发起会员筹资设立并对组织的运作、管理等方面享有绝对的控
一位从事经济研究的专家说,越是贫穷的地方,腐败越严重。贪官们不仅吃工程、吃建设,还敢吃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各种拨款和补助,一些贫困地区和亏损企业的贪官污吏是“以穷人的名义大搞腐败”——类似的存在于贫困地区官员中“越穷越吃”的现象,令百姓寒心,若听之任之,又是怎一个“吃”字了得?!   令人感到气愤和痛心的是:官员们吃喝玩乐挥霍的巨资主要来自于公款、“吃大户”甚至农民的血汗。   贫困县腐败官员“越穷越
针对数据库实例恢复串行化执行效率低的问题,以神通数据库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多线程的并行实例恢复方法。首先,在数据库原有实例恢复模型基础上,增加"构建脏页表"和"脏页预取
随着夏天的到来,锻炼、热、脱水这样的字眼常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平时究竟需要饮用多少水呢?$$ 一、身体一天需要8杯“液体”$$ 科学家认为,人们一天需要6-8杯的“液
报纸
“我主要管两件事,一个是管帐本,一个就是管人。不管公司再大,帐本必须透明;管住人,不是说出了错再去换人,这样就晚了,不在状态就得换人,问题是要及时发现这个人不在状态。”这是国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在国际社会广泛兴起,国际经济关系也更为紧密。随着现代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愈加快捷而频繁,各国也通过开放资本
摘要: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摇篮,也应该成为培养教师的土壤,是发展教师的动力,是提升教师的平台和成就教师的保证。为了学生的发展,从途径和方法上看,主要还是通过促进教师发展达成学生的发展。只有学生和教师发展了,学校才能获得发展,只有教师获得了发展,学生才有可能获得发展。学校发展教师的条件就在于学校可以为教师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氛围,通过满足教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让教师想发展、能发展。而有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