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串联式中频电源控制系统的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HHZC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中频加热电源的基本结构及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串联式中频电源和并联式中频电源各自的优缺点,最终选择以串联式中频加热电源为研究对象。中频电源整流部分用二极管不控整流,逆变部分采用IGBT单相全控触发电路的拓扑结构。由于传统的电源控制方式常常存在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大的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将SPWM脉宽调制方法应用于感应加热电源中,从而极大的降低了输出电压谐波含量。并通过Matlab仿真软件搭建了系统的双闭环控制模型,所得仿真结果较好的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电源系统数字化控制进行分析研究,设计了围绕TMS320F28335型号DSP为核心的数字化中频电源控制系统,并设计数字锁相环实现负载同频率跟踪,从而达到整机效率最大化。控制实现的是双闭环控制策略,功率外环可以稳定输出功率,而频率内环可以使输出电压、电流同相位。此外,还设计了功率管的驱动电路及一些外围保护电路。本次实验通过一台5KW串联谐振式中频感应加热电源实验样机,以DSP为控制核心根据单极性SPWM的控制算法进行软件编写和系统硬件调试工作。最终所得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实验仿真一致,很好的验证了SPWM控制策略和数字锁相环技术在中频加热电源中使用的可行性。实验表明,该项控制策略在串联谐振式中频感应加热电源里可以使得输出波形更易于接近正弦波,提高了电能质量和供电性能。
其他文献
磁悬浮球是采用电磁悬浮方式利用电磁力将球无接触的悬浮于空间的装置,由于它极具观赏艺术价值,因此在商品的宣传、展览领域有着广阔的前景。磁悬浮球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研
论文首先对异步电机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两相静止坐标系(?-?坐标系)和两相旋转坐标系(d 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做出了详细的推导与化简,并利用转子磁链定向技术,将d q-轴坐标
本论文是探索蚁群优化算法(ACOA)用于电力系统领域中短期负荷预测和输电网络扩展规划两个重要课题的研究。负荷预测已有很长期的研究历史,但负荷预测的精度仍然是不能满足运行要求;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对输电网络扩展规划优化研究也提出新问题。论文是在基于神经网络(NN)原理的负荷预测研究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早期研究的NN预测模型都采用BP算法或改进BP算法,但对BP算法的易陷入局部极小点、收敛速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以灵活交流输电技术为基础的附加阻尼控制和电力系统稳定器常同时存在,但是在小干扰稳定研究领域里,这样的多控制器系统阻尼特性研究较少,成为该领域的薄弱环节,所以本文对含有发电机、交直流混合输电线路、TCSC 的电力系统建立小干扰分析的线性化模型,这个系统有三种控制器:PSS、DCM和TCSC 附加阻尼控制,并用此模型对单机和四机两例进行理论分析和定量分析,研究得出复杂电力系统总阻尼特
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正从前期的省级电力市场试点,转变为建立打破省际间市场壁垒,构建政府监管下的公平竞争、开放有序的区域电力市场。由此对原来市场架构下的有功服务和辅助服务控制模式都需要进行新的选择。AGC服务作为电力市场辅助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控制模式的选择对区域电力市场的正常运营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对互联电力系统频率控制进行全面的阐述基础上,将区域电力市场中可能采用的
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接入对现有的配电网而言,在电能质量、线路损耗和继电保护等许多方面均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分布式能源发电对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设计了含
为保证供电企业的可靠性,在电力生产和供应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避免对用户停电,多数供电企业为提高供电可靠性,重要变电站和重要用户大多数采用双电源或多电源互为备用的供电方式。为实现备用电源在主电源失电的情况下自动投入,电力系统中各个供电企业提出了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它能否安全可靠运行是保证备用电源正确投入的关键。但由于各个地区的电网运行方式不同、而且各种二次设备功能上的参差不齐,使得备自投装置成为电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以其自身的扭矩大,运行效率较高,结构简单可靠等优点,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近些年来,国内各种生产自动化发展非常迅速,常规的PID控制方法已经难以实现高性能电机控制的要求。传统的调速控制系统往往采用机械式编码器做为系统测速装置,必然导致系统的可靠性降低,结构成本增加等问题,所以无速度传感器的设计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