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在咬合重建修复后不同时间点对修复体的咀嚼效率、满意度及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和脑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探讨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对咀嚼效率与脑组织氧供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2月至2013年10月在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牙列缺损、缺失患者33例,进行咬合重建修复治疗。采用吸光度法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检测义齿修复前与修复后3,6个月的咀嚼效率与满意度。再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仪(TCD)和近红外线光谱仪(NIRS)分别检测患者进行义齿修复前和修复后3、6、12个月在安静和咀嚼状态下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峰流速(Vd)、平均峰流速(Vm)值和脑组织血氧饱和度(rScO2)值。结果:1. 修复后3、6个月患者的咀嚼效率均较修复前的吸光度值有显著提高(P<0.05),修复后3、6个月间没有显著差异。患者对修复体满意率良好。2. 安静状态下,咬合重建修复后3个月,Vm即加快,6个月后Vs和Vd也加快(P<0.05),而rScO2则在治疗后12个月才增加。3. 咀嚼运动状态下,咬合重建修复后3个月,Vs、Vm和rScO2均增加;修复后6个月,Vd也增加(P<0.05)。结论:1. 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可以提高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咀嚼效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2. 咬合重建修复治疗可以提高牙列缺损、牙列缺失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及脑组织血氧饱和度,对改善脑氧供应和脑功能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