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饱和砂土地层液化与车站和隧道结构的动力反应分析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195084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地下结构的抗震是偏于安全的。直到1995年阪神地震中地铁车站结构和区间隧道遭到有史以来地下结构最严重的震害,这才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地下结构的震动特性及震害与地上结构完全不同,地下结构与地层一起运动又相互作用,且地下结构的震害常常危害城市生命线工程的安全;地上结构相对于地面运动,且可以进行震害的修复。目前,关于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的规范、标准内容又比较简略,难以适应地下结构建设的发展。因此,对于地下结构的抗震开展深入研究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本文结合太原地铁2号线工程,针对沿线大范围饱和砂土地层的车站、隧道结构遭受地震作用的液化破坏和结构动力特性反应,应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饱和砂土地层地下结构的动力计算模型,开展了地震作用下饱和砂土地层与地下结构的动力数值模拟分析。对数值分析方法涉及的波动方程,有限差分运算原理,地震动荷载的加载方式及类型,动本构方程,边界条件的类型,阻尼形式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在液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孔压模型的特征参数,通过一系列的自由场数值试验,对影响液化的初始应力条件(上覆土层厚度)、土性条件(砂土相对密实度)、动荷条件(加速度幅值,频率,持时)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模型参数的敏感性。在模拟车站和隧道施工过程确定初始静应力场的基础上,分别针对车站和隧道建立动力分析数值模型,在输入地震运动的条件下分析了饱和砂土液化区域的发展范围及地层与地下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到了液化砂土地层地下结构的位移响应、地下结构动土压力、饱和砂土液化区域分布、地下结构内力变化特征。通过饱和砂土液化区域发展和地下结构震害深入分析,揭示了饱和砂土液化发展与地下结构失稳的机理,得到了提高地铁抗震水平的一些有益的认识。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钢管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因此寻求更为合理和完善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分析理论显得更加重要。同时输电线路的建设也越来越快,这也给各种新型结构形式
旱涝灾害一直是关中地区发生最频繁的自然灾害,其频发是影响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旱涝灾害演变特征的分析及其与其他自然事件的相关性分析对关中地区旱
成本补偿合同又称为成本加酬金合同,是业主直接向承包商补偿实际工程成本并按事先约定的某种方式支付酬金作为企业管理费和利润的一种合同形式。   国外对于成本补偿合同的
500MPa细晶粒钢筋是我国新研究开发的采用控制钢筋轧制温度技术生产的一种新型细晶粒钢筋,它具有强度高、延性好的特点,与混凝土粘结锚固性能可靠的新型钢筋。2008年3月开始
大型空间结构建造过程中施工技术是至关重要的,方案选择不合理会对结构造成过大的初始应力损伤,进而对结构产生严重安全隐患,因此,选择合理施工方案和科学分析才能保证结构的
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预应力结构体系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得到了国内外工程师的青睐和重视,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断地发展到预应力钢结构。预应力结构体系在大跨空间钢结构、桥
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不仅取决于构件的截面尺寸,与节点的连接刚度有密切关系。本文将由再生粗骨料制作的轻质墙板引入柔性钢框架结构中,通过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该结构的抗震
火灾除了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之外,对建筑结构本身的损伤和破坏也是非常严重的。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建筑物高层化、大规模化及用途的复合化,建筑火灾的发生呈逐渐上升的
膨胀土地区梯田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农业开发举措,陕南膨胀土分布广泛,而其不良特性是导致筑坎梯地破坏的主要原因。一方面,膨胀土梯地雨水入渗会导致梯田中膨胀土发生体积膨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