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数控机床运动学变换及其后置处理方法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ine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轴数控机床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汽车制造等领域。由于五轴数控机床增加了两个旋转轴,加工方式更加灵活,刀具的运动姿态更复杂,可以用于复杂、精密零件的加工,但是同时也引入了五轴数控机床特有的非线性误差问题。使用刀触点自适应加密法可以减小加工时的非线性误差,但是UG等商用CAM软件后置处理刀位文件时不能生成含有刀触点的数控程序,所以需要开发专用的后置处理器。五轴数控机床的加工刀具进入奇异区域时,微小的刀位变化都会导致旋转轴的剧烈变化,产生较大的非线性误差,使加工质量下降,实际加工时应该避免出现奇异现象。由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每个刀轴矢量可以对应不同的角度,非模态机床的旋转轴转角范围有一定的限制,UG生成的数控程序的角度值可能超出许用的范围,所以,需要开发优化转角的后置处理器,使优化后的角度值在机床允许的范围内。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分析三种不同机床的运动学变换,通过齐次坐标变换得到含有计算刀触点的数学模型。用Visual Basic开发五轴数控机床的专用后置处理器,创建软件操作界面,输入机床的相关参数,通过处理UG软件生成的刀位文件得到含有刀触点的数控程序。(2)以A-C双转台机床为例分析奇异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通过检测五轴数控机床刀位文件判断奇异区域的方法。通过在奇异区域的相邻刀轴矢量之间进行自适应插值,减小相邻刀具转角的变化,从而使机床加工的非线性误差小于许用误差。用MATLAB处理插值前后的转角和非线性误差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证明该方法可以明显减小奇异区域相邻刀位之间的转角和非线性误差,使加工过程平稳,提高加工质量。(3)以A-C双转台机床为例,通过机床的运动学变换,得到计算转角的数学表达式,分析转角A角和转角C角的取值,在不改变刀位点的情况下,对转角进行优化组合。使用Visual Basic语言,开发出能够优化机床转角的后置处理器,解决非模态机床加工时转角受到限制的问题,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范围。使用Vericut软件进行万向轮座的仿真加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数字出版越来越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在短短的几年里,数字出版以其迅猛之势对传统出版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我国各大出版社面对数字出版已经由原来的观望转向积极参与。虽然出版社纷纷试水数字出版,但真正形成成熟商业模式并且从中赢利者并不多,数字出版尚未形成出版界普遍认同的商业模式。对于出版社而言,在目前未找到可赢利的商业模式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出版数字化改造动力不足。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什
近年来,深度神经网络在音频识别中的应用使自动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系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目前的ASR系统已经具有高准确性和便利性,各种智能终
简要统计了2008年3—4月国内发生的各种环境事件78起,包括沙尘天气23起,污染事件11起,地震22起,山体滑坡和泥石流9起,以及其他自然灾害13起。对自然灾害进行了讨论。
刹车片是交通工具制动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刹车片的现有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于人工判断,为了避免人工检测的主观性,实现检测自动化,并获取更多的裂纹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
无干扰是安全信息流的一个重要需求,安全多执行(SME)是实施无干扰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实例指出了反应系统中SME模型在并发调度下可能违背运行无干扰特性,分析了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光栅尺是应用于数控机床控制系统中的闭环反馈环节的高精度直线位移测量传感器,是影响数控机床整机可靠性的关键零部件之一。然而,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比,国产光栅尺故障频发,低可靠性水平已经成为限制其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开展光栅尺加速寿命试验,迅速激发并暴露其可靠性薄弱环节,进而开展可靠性改进设计,对于国产光栅尺乃至国产高档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提升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国产高精度封闭绝对式光栅尺为研究对象,从光栅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