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典型环境耐砷菌及其对砷吸附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砷污染事件的不断发生对人类的健康与生态环境稳定都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砷污染与修复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耐砷菌广泛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在砷污染的环境中尤为丰富,耐砷菌在砷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本论文研究以新疆干旱盐碱环境为背景,从新疆几种典型环境(1)新疆达坂城东盐湖(以淡水湖柴窝铺湖为对照),(2)新疆阜康地区盐碱土,(3)新疆克拉玛依某富砷金矿尾矿环境中进行耐砷菌的分离与筛选。结果显示耐砷菌广泛存在于这几种典型环境中,这意味着耐砷菌对新疆干旱盐碱环境中砷污染修复可能具有一定贡献。   本研究从砷浓度较高的筛选平板中共挑选出了17株细菌菌株,其中标号为Y1、Y2、Y6的菌株来源于盐湖湖泊沉积物中,标号为C1、C4的菌株来源于柴窝铺湖沉积物,标号为P1、P2、P3、G1、G3、G5六株细菌菌株来源于盐碱土环境,标号为J2、J3、J4、J5、J8、J9六株细菌来源于富砷金矿尾矿环境中。分子生物学鉴定、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此17株细菌可分为4大类(纲)(1)丙型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细菌十株,它们分别是Y2:气单胞菌、C1:假单胞菌、G1:肠杆菌、G3:假单胞菌、P1,假单胞、P2:不动杆菌、P3:成团泛菌、J3:假单胞菌、J4:假单胞菌、J5:嗜冷杆菌,(2)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细菌四株,它们分别是Y1:红球菌、G5:考克氏菌、J2:节杆菌、J9:微杆菌,(3)芽孢杆菌纲(Bacilli)细菌两株,它们为标号Y6与J8两种菌株,(4)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ceae)细菌一株,标号为C4。   此17株细菌对As(Ⅲ)都具有比较强的耐受能力,As(Ⅲ)最小抑制浓度MICs值均大于16mM,其中菌株J9对As(Ⅲ)的耐受能力最强,MICs值达到66.5 mM。这些菌株中标号为Y2、C4、J4的三株细菌被确定为是具有氧化As(Ⅲ)能力的菌株,在As(Ⅲ)浓度为100 mg/L的LB液体培养基环境中,菌株C4可以在48小时内完成约50%的As(Ⅲ)氧化,Y2菌株72小时内可以完成约50%的As(Ⅲ)氧化,J4菌株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50%的氧化。   生物积累测试结果显示,耐砷菌对砷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物吸附积累能力,其中G3菌株对砷的生物积累量最大为587.4 ug/g(干菌体),C1菌株的生物积累量最小为95.9 ug/g(干菌体)。相比细菌对其它重金属的生物积累,耐砷菌对砷的积累能力相对较弱。   耐砷菌对环境介质与砷的吸附影响测试结果显示,在贫营养的水溶液中,耐砷细菌菌体的引入对几种环境介质(水铁矿(HFO)、土壤、沉积物)与砷的吸附无显著影响。然而在营养丰富的LB液体培养基环境中,As(Ⅲ)氧化菌可将溶液中部分As(Ⅲ)氧化为As(V),显著地促进了盐湖、柴窝铺湖两湖湖底沉积物对总砷的吸附,然而却减小了水铁矿对总砷的吸附能力。此实验证明了As(Ⅲ)氧化细菌的作用不仅可改变环境中砷的价态而且也影响着环境介质对砷的吸附固定、迁移转化的过程。因此砷氧化菌的存在对环境中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可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化学实验微型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将微型实验引入课堂和课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素质,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微型化学实验在提供给学生动手
针对智能制造当中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简要介绍了智能制造当中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如降低工业成本、推动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等等,提出智能制造中工业机器人
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农业经济管理的受关注程度也不断提升.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方向,并深入探讨具体的管理策略选择,希望
玄武岩纤维是一种新型环保型纤维,凭借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较低的生产成本,被应用到混凝土工程中.研究表明:玄武岩纤维在地质聚合物混凝土中的应用更有发展潜力.
锂离子电池LiBoB/PC电解液和碳负极材料相容性的研究为了改善锂离子电池的低温使用性能,长久以来研究者一直试图用PC代替EC作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溶剂。本文针对新型锂盐双乙
回转立体库是物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设备,与传统仓储方式相比,能够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及存取时间,并易于进行仓储管理。目前,回转立体库的主要结构特征是有柜体骨架,各种机构及可移
铁电薄膜因其具有独特的铁电性、压电性、介电性、热释电性以及非线性光学等性能,在现代微电子、微机电系统(MEMS)、信息存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当前新型功能材
本文旨在为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更新版推荐。本文资料检索源自2002年以来公布的相关随机试验文献。此指南范围限于化疗与生物治疗。更新委员会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总
食用菌菌渣的随意丢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对山东省食用菌菌渣资源化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通过对产业耦合理论的研究,构建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