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实验研究以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为切入点,选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从肠道动力学层面观察损毁PVN以及电针四单穴对IBS-C模型大鼠肠道动力、内脏敏感性及血清和结肠中CGRP和5-HT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PVNc-fos基因表达情况,从而探索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蔡莹改良寒冷-缚冰-饥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实验研究以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为切入点,选用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从肠道动力学层面观察损毁PVN以及电针四单穴对IBS-C模型大鼠肠道动力、内脏敏感性及血清和结肠中CGRP和5-HT表达的影响,并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PVNc-fos基因表达情况,从而探索PVN在针刺改善IBS-C大鼠肠道功能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1)采用蔡莹改良寒冷-缚冰-饥饱失常综合法复制IBS-C模型。(2)以结直肠扩张的疼痛阈值代表内脏敏感性,评价IBS-C模型的建立。(3)以引起大鼠腹部回缩反射的最小容量阈值为疼痛阈值,并以此评估电针四单穴及损毁PVN对大鼠内脏敏感性的影响。(4)测量大鼠肠道推进率与内脏敏感性共同作为功能指标,评价损毁PVN对大鼠肠道推进率及内脏敏感性的影响。(5)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定大鼠PVNc-fos蛋白表达情况。(6)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大鼠血清5-HT和CGRP水平。(7)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结肠5-HT和CGRP表达水平。结果:(1)(1)内脏敏感性结果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引起模型组大鼠腹壁收缩反射的最小生理盐水量即腹部回缩反射(AWR)最小容量阈值降低(P<0.01),说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内脏敏感性提高,模型复制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四单穴组大鼠腹部回缩反射(AWR)最小容量阈值升高(P<0.01),PVN损毁-EA组AWR最小容量阈值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针刺可以改善IBS-C大鼠的内脏高敏感状态,而损毁PVN后,针刺对内脏敏感性的改善作用明显降低。(2)肠道推进率测量结果可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剥离直铺后,幽门至黑色半固体糊前沿的距离与幽门至回盲肠部全长比值显著减小(P<0.01),说明IBS-C模型大鼠肠道推进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四单穴组肠道推进率显著增大(P<0.01),损毁组大鼠肠道推进率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电针四单穴可显著提高IBS-C大鼠肠道推进率,而损毁PVN后,电针对肠道推进率的提高作用明显变弱甚至消失。(2)脑组织免疫荧光结果可见,细胞核染色成蓝色,c-fos基因蛋白染色为绿色;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c-fos基因蛋白表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电针四单穴组c-fos基因蛋白表达减少。(3)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5-HT及CG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四单穴组大鼠血清5-HT及CGRP含量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PVN损毁-EA组血清中5-HT及CGRP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IBS-C导致大鼠血清中5-HT、CGRP含量升高,电针四单穴治疗后IBS-C模型大鼠血清5-HT、CGRP含量明显下降,而损毁PVN后,针刺对IBS-C模型大鼠血清5-HT、CGRP含量的调控作用明显减弱甚至消失。(4)结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大鼠结肠内5-HT、CGRP主要表达于粘膜层及黏膜下层,着色细胞呈棕黄色,胞核无色染。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5-HT、CGRP阳性表达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四单穴组结肠中5-HT、CGRP阳性率表达均降低,PVN损毁-EA组大鼠结肠5-HT、CGRP阳性率表达均无明显变化。说明IBS-C使大鼠结肠组织中5-HT、CGRP的表达增加,电针四单穴后使IBS-C大鼠结肠组织中5-HT、CGRP的表达率调控至接近正常水平,而损毁PVN后电针四单穴的作用消失。结论:(1)电针四单穴可以降低脑组织PVN中c-fos蛋白表达量。(2)电针四单穴可有效提高IBS-C大鼠AWR最小容量阈值,可改善IBS-C大鼠内脏高敏感状态;同时可以增加IBS-C大鼠肠道推进率,促进肠道运动。损毁PVN后再行电针,IBS-C大鼠的肠道推进率和内脏敏感性变化均没有统计学意义。(3)电针四单穴可下调IBS-C大鼠血清及结肠中5-HT、CGRP水平,可能通过降低血清及结肠中5-HT及CGRP含量,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肠道功能;PVN损毁后,电针对IBS-C大鼠血清及结肠中5-HT、CGRP水平的下调作用消失,说明电针可能以PVN作为通道调节IBS-C大鼠血清及结肠中5-HT、CGRP水平,进而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产生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符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纳入标准的6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健康宣教并且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组研究对象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温灸盒灸治疗,每日一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口服西药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一片,2周为一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RTI)对病情的改善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情况,客观评价益气养阴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从而为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就医于芜湖市中医医院儿科门诊并诊断为气阴两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予自
1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研究观察通窍活血汤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认知功能及影响患者血液中MDA和SOD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为通窍活血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认知功能下降的优势提供临床科学依据。2研究方法选取安徽省中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者在患者入院时收集患者基本资料,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量表,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目的:分析颈部肌张力障碍(CD)患者常见中医证型和病位、病因病性中医证候要素以及与性别、年龄、西多伦多痉挛性斜颈评分量表(TWSTRS)的相关性。运用表面肌电图(sEMG),采集CD患者颈部肌群的表面肌电数据,量化评估CD患者肌电情况,同时分析CD患者肌电相关参数与TWSTRS的相关性,并对肉毒注射治疗前后数据分析对比,为颈部肌张力障碍患者颈部异常肌群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2018
目的:研究复方天麻降压颗粒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及对血管炎症和免疫因子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6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左氨氯地平和/或厄贝沙坦为基础用药组)和治疗组(左氨氯地平和/或厄贝沙坦为基础用药组+中药组),各30例,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偶测血压(CBP)、动态血压评估数值即24h平均收缩压(24h SBP)、24h平均舒张压(24h DBP)、
目的:1、研究PD与MSA患者PSG睡眠结构差异性;2、探讨PD与MSA患者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情绪认知策略特点及其与PSG睡眠结构的相关性;3、探讨PD与MSA患者的睡眠相关血清标志物水平及其与PSG睡眠结构的相关性;4、PS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睡眠、情绪、认知特征。方法:收集PS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SG、量表、血清学标志物这三类资料齐全且符合诊断的有:PD组有19例,MSA组有12例,健康对照组
手部医学图像作为医生临床诊断手部疾病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计算机辅助诊断的重要数据来源。伴随神经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深度挖掘图像信息,通过目标对象多级特征的掌握,为训练出精确高效的医疗图像自动分割与标注的多任务模型提供了新途径。为获得手部骨骼结构的自动分割与标注模型,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选用了常用于医学图像二分类分割任务的U-Net算法,进行了手部骨骼结构的多类别自动分割模型训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干预T2DM-IR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GK大鼠骨骼肌组织IRS-1和Sestrin2/m TOR/S6K1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筛选病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夹瘀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Type 2Diabetes Mellitus with Insulin Resistance,T2DM-IR)住院患者100例。将降糖药物为常规口服降糖药划为西药组;将
目的:本课题通过局部外用白竭散,并与单纯使用凡士林纱条和使用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常规换药做比较,观察白竭散对创面愈合过程中疼痛,Ⅰ型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含量变化,瘢痕形成及瘢痕相关并发症以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探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提高创面愈合质量的机制,为白竭散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取安徽省中医院肛肠外科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9
目的:针对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和评价运用健脾益胃方加减加小剂量替吉奥治疗的疗效以及安全性,为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胃癌的中西结合治疗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共纳入不能耐受联合化疗的晚期胃癌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替吉奥胶囊25mg,2次/d,早晚餐后半小时口服,服药21d,后停药7天,28d为1个治疗周期;出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