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li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明确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灵魂工程”,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反映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核心利益的观念体系,目的是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深深地渗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地位,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因此,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以人为本的关系,对于理论上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向纵深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实践上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升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文本分析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详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人”的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具体阐释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历史考察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的以人为本思想,着重论述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规定性的内在依据,详细分析了以人为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之中的具体体现,提出了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  本文总体结构主要由绪论、主体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绪论,阐明本文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现状、思路以及方法等。首先,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人的现实状况的关注、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向往角度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其次,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范式的角度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坚定人们社会主义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再次,概述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立足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其薄弱之处入手展开本文研究。最后,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和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为论文主体,总共由六章构成。  第一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础。概括相关理论是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规定性的重要准备和必要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以人为本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第一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人”的科学解读,指出人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人,人是现实的人,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第二节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意识形态是“虚假的意识”,是“观念的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的观念体系以及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等基本特征。第三节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出发,分析了价值、价值观以及价值体系的含义,总结了价值观与价值体系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规定性。本章是对本文研究的“破题”,重点论述以人为本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第一节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价值理念,有着科学的内涵,总结和评述了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指明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中国古代的以人为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二节解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规定性的含义。从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揭示了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本质。第三节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规定性的具体体现。  第三章和第四章,以人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两章着重阐述了以人为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体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价值追求,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在政治领域的具体价值追求,要实现人民民主,就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文明先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在文化领域的具体价值追求,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和谐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在社会领域的具体价值追求,要实现和谐包容,就必须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第五章,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导向。本章着重阐述以人为本在人们道德观念层面的体现。第一节在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理论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分析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的现实针对性。第二节指出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联系,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的人文需求,以人为本促进当代道德建设对人权的保障,以人为本推动实现人的道德自由。第三节提出了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即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第六章,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探索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在于实践过程中的贯彻和落实。第一节分析了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诸多挑战,包括全球化时代的挑战,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认同危机的挑战,当代社会大众传媒的挑战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多元价值观的挑战。第二节提出了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主导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理论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原则。第三节指出了践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包括理性批判和反思当代西方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社会转型期的核心价值体系,挖掘和创新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渠道,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主导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等。  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结束语,总结性阐述全文的结论和不足之处,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光辉前景。
其他文献
如果说当代艺术的评价标准是一道自由的光线,那么这道光线已经在全民摄影的狂欢中闪烁为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了:人人都是摄影家,人人都是艺术家,网络就是没有围墙的美术馆,就是永远不关门的展厅,全世界都是你的观众,都能为你High——任何一个你,都可以为你自己代言。  与此同时,一个问题像闪电一样频频划过夜空。近十年来,几乎每年专业媒体都会做这样一个调查:你认为摄影记者还会存在吗?  令人悲催。读图时代,为何
公益在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呼唤着全体公民更加自觉主动公益参与。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发展公益必须高度重视公益意识的培育。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
犯罪的停止形态理论在刑法理论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是关于故意的犯罪行为在实现其犯罪目的过程中所经历过不同的阶段,是以行为人的犯罪故意到预备,到开始实行构成要件行为,直
传统的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法(两参考振型法)并不总是适用于单层柱面网壳的地震时程分析,对基于多参考振型的Rayleigh阻尼系数计算方法在单层柱面网壳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
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公益诉讼的起源和发展的介绍,指出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公益诉讼活动发展的主要症结所在—经济公益诉讼原告主体。在对我国经济公益诉讼主体进行评析的基础之上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吉妮柔适IU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愿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妇女200例,随机分组,观察组100例,术后即时放置吉妮柔适IUD,对照组100例,术后采取其他避
在侦查机关立案侦查的各类刑事案件中,由于犯罪嫌疑人不突出或者虽然经过侦查确立了犯罪嫌疑人,但由于证据不足,犯罪事实难以查清,侦查工作陷入困境的案件大量存在,司法实践中对这
问:你是怎样开始自己的摄影师生涯的?答:自己摄影师的生涯大概开始于2009年,在2013年来到新浪图片之前一直是自由摄影师的状态,这期间拍过商业照片,也为NGO拍过不少小型的报
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理论是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理论试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探究资本主义制度引发的生
《反垄断法》第三章专章规定了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制度,并在第十七条具体列举了六种应当予以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掠夺性定价、拒绝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