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阳极板自动定量浇铸控制系统研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内市场强劲需求的推动下,我国的铜精炼产业整体保持平稳的增长,在可预见的未来将会迎来加速发展期。作为铜金属产品消耗的主要拉动国家,尤其对精铜的需求量较高,所以对精铜的制备极其重要。铜阳极板自动定量浇铸机正是与铜精炼炉配套的对熔融铜水进行浇铸的设备,将熔融的铜水浇铸为阳极板,供后续电解工艺制备精铜。通过对铜阳极板自动定量浇铸控制系统原理的分析,对浇铸系统硬件总体结构进行设计。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的PLC与昆仑通态MCGS人机界面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自动化控制,对控制系统的设备元器件进行了选择,如称重传感器、伺服比例阀、变频器、温度传感器以及微型打印机的选择,完成了该自动定量浇铸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基于自动定量浇铸控制系统的原理,对定量浇铸设备的秤台进行了设计,称重传感器对浇铸铜水重量的数据采集是保证可编程控制PLC系统运行的必要条件。通过对重量信号采集方式的分析与选择,选用称重模块对重量信号采集的方式,并在硬件层面和软件层面采取了抗干扰措施,来提高重量信号采集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整个铜阳极板定量浇铸控制过程由PLC控制,需建立一条平滑、稳定的浇铸曲线,输出适应的电压来控制各阶段液压缸比例阀的精确动作。通过对控制过程的分析,如重量信号的采集与处理,结合PID反馈调节技术将其应用到浇铸各段,使浇铸过程更加平稳,来达到定量控制浇铸的效果。对铜阳极板自动定量浇铸PLC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了设计。完成了PLC模块配置的选择,对主要输入输出点进行分配,完成了控制系统圆盘部分及浇铸包部分的液压系统回路设计,此外完成了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电路及其他元器件如微型打印机与触摸屏等电路的设计,同时对控制系统软件各模块功能进行了设计。完成了铜阳极板自动定量浇铸设备人机界面的设计,采用昆仑通态的触摸屏,实现了触摸屏与PLC之间的通讯,对主界面、浇铸曲线界面、校秤界面、I/O点诊断等界面做了组态设计,实现了实时通讯、设置参数和监控等功能,同时打印界面可以对浇铸数据进行统计与打印,能够更好的分析浇铸数据。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某机械厂的铜阳极板圆盘自动定量浇铸设备上得到了现场的实际应用,通过对施工现场早期浇铸数据的采集,做了对浇铸统计数据的分析,针对浇铸过程中出现的波动与不稳定现象,采取改进措施,例如称重时间设置延时、重量采集点逻辑上的重新规划等,通过不同批次生产铜阳极板的统计数据的比对,可以看出系统定量控制能力渐趋稳定,抗干扰能力逐渐增强,浇铸稳定性、合格率都有大幅的提升。
其他文献
数控转塔冲床是冲裁成形加工常用的先进设备之一,利用单次、连续冲裁、蚕食、单次、连续和阵列成形等方法冲出各种形状、尺寸的孔和零件,特别适用于多品种的中、小批量或单件的
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带动了对重型商用车的需求,为大装载量、远距离、高性能的重型商用车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驾驶室噪声大、振动大会影响到车体及车体部件的强度和疲劳
本论文基于石圪台煤矿含、隔水层及覆岩地质特征,利用流固耦合相似模拟理论原理研制保水开采非亲水性相似模拟材料。利用研制的非亲水性相似模拟材料模拟浅埋近距煤层重复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当中课程管理体系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课程面临着没有指定内容、没有固定教材、没有专职教师等问题,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师
期刊
五轴车铣复合加工中心无论是机械结构还是控制系统都是机床中最复杂的,代表着机床行业最高的水平,同时也代表着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是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体现,在军工、航天
自然岩体边坡、人工边坡的变形破坏常有发生,如果不能准确预测边坡的稳定性,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而且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大唐国际胜利东二号露天煤矿采场边坡稳定
随着外科手术不断向微创、精准、可视化方向发展,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已成功应用于临床中。目前现有的手术机器人系统通常是为某些特定的手术设计,医院需要购买多台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以辅助完成不同类型的手术,增加了医院医疗设备购买和维护成本。为提高手术机器人的通用性,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微创手术工作空间要求和操作要求,设计了一款具有8自由度通用性微创手术机器人,该系统能够满足微创手术的操作要求和功能特性。文章在分析
学位
本文利用20L球和哈特曼管研究了黑索今的粉尘爆炸特性及其安全防护措施。首先研究粉尘的可燃性特征、物理状态和外界环境等三种不同因素对黑索今粉尘爆炸特性的影响。在其可
学位
伴随着现代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IED(智能电子设备)被投入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SAS(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使用中,尤其是新型电子互感器(光电互感器)的问世,对变电站数字化通讯的要求更为迫切。不同厂家的电子设备由于缺乏统一的通讯标准,难以实现互操作性,针对这一状况,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了IEC61850标准(变电站通讯网络和系统),来对变电站的通讯进行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