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硕儒谯周研究——以人物生涯和学术著作为中心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谯周是历史名人,古往今来,无论是在三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中;还是在谈及中国史学独立发展、考据学萌芽的时候,谯周都会被提及。然而囿于存世资料不足,目前史学界的研究主要围绕谯周最著名的《古史考》,着重探讨谯周的考史内容和精神。本文拟在对谯周生平、治学、著作等诸方面的研究基础,更加系统深入地分析谯周其人,综合全面地呈现史学家谯周的史学思想和精神,凸显他的史学贡献。谯周的政治生涯分为前期仕蜀和降魏后为晋臣两个明显的阶段。侍奉刘禅时,谯周或上书或作文论政,行文间透露着兴蜀的汲汲之情。虽然是益州旧部,谯周成长在蜀国政治环境中50余年,对新政权的排斥不满,不应当是谯周后来降魏的决定性因素了。谯周主降时详述对策得失,本文站在谯周个体的角度,从谯周政治见地、时局分析,用历史眼光来看谯周降魏。  谯周在后世被称作蜀中孔子,本文在考察谯周学术形成的同时,对谯周的生徒进行了研究,以陈寿为主,分析了谯周的学术和思想对其生徒的影响,尝试将谯周的学术源流梳理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  谯周史学著作还有不少条目零散存世,本文对谯周的史学著作分为经学、史学以及方志典章学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考证,分析一些零散的条目,探究这些著作的体例和内容。谯周对上古史的研究最有见地,并且有自己成熟的体系。在史事述写上,参考旧典籍,同时又不唯书,综合自己的见地进行分析和评论,既有朴素的考史精神又注重经学中的《春秋》之义;而在以历史发展眼光来评论史实的同时,史学著作中又夹杂着谶纬迷信的思想。最后,在谯周的史学贡献上,本文从谯周对上古史料的保存,对考证史学的推动,以及对典章、方志学的贡献作了概括和总结叙述。
其他文献
马文升是明中期的重要人物。他为官五十多年,历英宗、代宗、宪宗、孝宗和武宗五朝,其间任职兵部达十三年之久,在军事方面建树颇大。本文把《马端肃公三记》全文和《马端肃奏议》
“黄老”作为一种流行于汉初的政治思潮而为人习知,其先秦形态则较少受到关注。马王堆帛书的出土改变了这一状况,学者们围绕黄老帛书对黄老学的形成年代及思想内涵等问题展开讨
桥梁作为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桥梁与环境”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桥梁与环境的关系,既具有历史自然地理的内容,又包含历史人文地理的内
近代以前,山西的商品运输以驿路为主,水路为辅。明清时期,随着长距离贩运贸易的兴起,驿路沿线形成了功能各异的区域经济雏形,但受自然经济的制约及运输方式的影响,山西传统的经济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