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黄老学的结构性演进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老”作为一种流行于汉初的政治思潮而为人习知,其先秦形态则较少受到关注。马王堆帛书的出土改变了这一状况,学者们围绕黄老帛书对黄老学的形成年代及思想内涵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以此为基准,重新检视先秦旧籍,划定一批黄老作品加以研究。前人的研究使先秦黄老学的轮廓日渐明晰,关于黄老作品的文本注释与分析也为后来者提供了便利。但是研究空间依然存在,如异说纷纭有待进一步比勘梳理;关于其思想上的研究多就世界观、辩证法、政治论等方面作切块分析而缺少整体结构上的系统分析等等。本文即针对这些问题,从整体上把握黄老之学,从黄老学的结构体系上观察其在先秦的发展演变,同时对黄老学的兴起、理论框架、思想内涵及历史地位等相关问题作一番梳理。正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章从《史记》入手分析“黄老”一词的所指及其理论框架、思想内涵,并概述其在先秦发生发展的轨迹。“黄老”大抵同于“道家”,与老子属于同一系统,而与庄子一派有别。其思想框架是以道论为基础向社会与人生落实而形成一套治国与治身理论。具体包括虚无为本的道体论;因循为用的道用论;因守时变,君臣分职,循名责实的治国论;清虚自守,免劳形神的治身论。黄老学是假托黄帝对老子的学说加以改造而形成的,由《老子》经《黄老帛书》到《管子》四篇代表黄老学发展的一个基本脉络。第二章以先秦黄老学的经典文本《黄老帛书》、《管子》四篇为例,从黄老学的结构体系上分析其在先秦的发展演变。《老子》首先确立了先秦黄老学的基本框架,即以道论为基础的治国论与治身论的结合。道论上,道具有宇宙本原和客观规律两层意义。道被约化为两种原则,即“道法自然”与“反者道之动”。贯彻到社会人生,形成“无为而治”的治国论与“致虚守静”的治身论。《黄老帛书》在老子的理论框架下,对其内涵进行改造。道论上,改被动服从天道为主动顺应时变;治国论上,提出“道生法”的命题,刑德并用的主张及一套形名理论;治身论上,强调贵守柔雌的同时肯定了“争”的意义。《管子》四篇代表先秦黄老学的内在演变。道论上,将形上之道具象化而为精气,并与“心”相关联,使人能透过治心获致道,大大拉近了道与人的距离。治国论上,提出礼法结合思想,进一步将礼纳入“道”的范畴;同时提出形名理论与因应无为之术,更为明确地论述了君无为臣有为的君术思想。治身论上围绕如何聚养精气的问题提出了一套治心与养生的治身理论。第三章从先秦学术发展史的角度衡估黄老学的地位。主要选取庄子后学、儒家之荀子及法家之韩非同黄老思想作比较,意在突出其所受黄老学之影响,以见出先秦黄老学的重要地位。
其他文献
鲁明善乃元畏吾儿人,生于高昌回鹘,后随家迁居汉地,渐染华俗,遂以父字“鲁”为氏,名铁柱,字明善。其虽生于畏吾儿家庭,然自小即受到较好的汉文化教育。后因父任荫元廷必阇赤,授江西行
国际证券市场监管以三种模式存在,即集中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监管和综合间接监管。证券市场监管的内容与方式可以从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和关联交易公司收购等方面进行辨别分析,这
谨情购买流行商品rn壮凌  rn文献标识码:Drnrn  流行的不一定是永恒的,记住这一点可以理智对待流行商品。流行商品一般指本年度或本季流行和时髦的商品,多是衣服、鞋类、饰物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代西医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在近代中国,西医事业的发展体现了近代化转型的过程,而对西医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当属近代的西医群体。本文主要从中华医学会入手,以《中华医学杂志》为
针对不同特征尺寸的温度传感器进行了测温偏差试验,在不同马赫数和不同温度下开展了不同焊球直径、不同偶丝直径温度传感器的试验对比。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文章总结了温度
历史与文学的关系经由传统学术观念中的文史不分,到现代史学理性关怀下的文史分途,20世纪末后现代史学将历史等同于文学的观点某种程度上又成了对传统史学文史观念的回归。历史
二战以后,东南亚国家纷纷独立,作为新兴的独立国家,它们在建国过程中采取了有别于西方殖民统治者的华人政策,致使华人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以对待华文教育的政策变化影响最为明
马文升是明中期的重要人物。他为官五十多年,历英宗、代宗、宪宗、孝宗和武宗五朝,其间任职兵部达十三年之久,在军事方面建树颇大。本文把《马端肃公三记》全文和《马端肃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