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吡嗪衍生物受体的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fl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活化延迟荧光(TADF)材料由于能够在不利用第八副族贵重金属(铱、铂等)的前提下实现理论上100%的内量子效率,所以被看作是第三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核心材料。目前,基于TADF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在全光色范围内的最大外量子效率(EQE)都超过了25%,在蓝、绿两种光色下的EQE更是超过了30%,但还是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深红光材料的发展还落后于蓝、绿光材料。其次,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科研工作者们逐渐认识到,超分子作用对材料在固态下的光电性能往往具有决定性作用。深入研究超分子结构与光电性能的关系,必定能够推动TADF材料的进一步发展。对红光TADF材料而言,吡嗪是当之无愧的核心单元,在已有的高效给受体型红光材料的报道中,几乎所有的受体核都离不开吡嗪单元。本论文以吡嗪环为受体核心,通过设计分子结构,合成了一系列纯有机黄光至深红光的TADF化合物,并制备了相应的OLED器件。其中部分化合物还具有特殊的发光性质,如多晶相、高对比度研磨变色等,基于这一部分化合物的单晶结构,探讨了超分子结构与发光性质的关系。具体内容如下:1.在第二章中,作者合成了一个基于双喹喔啉并吩嗪(DQP)受体和三苯胺给体的非对称分子内给受体(D-A)型化合物TPA-DQP。该分子同时具有显著的TADF特性和高对比度的刺激变色性质(光谱改变高达130 nm)。详细分析TPA-DQP的刺激变色行为后,作者判断其背后的机理是两种晶相和一种无定形态之间的可逆转换。随后分析了TPA-DQP两种单晶的结构,认为晶体中分子的堆积方式和分子间作用力的改变不但导致了两种晶相之间的可逆转换,而且还能够调节晶体的TADF性质。基于TPA-DQP的10 wt%浓度的掺杂器件,电致发光峰位在676 nm的深红光区,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了18.3%,是目前报道的性能最好的深红光TADF器件之一。2.在第三章中,作者研究了不同能力的给受体单元对化合物TADF性质的影响。通过在DQP受体核上连接二苯胺及其衍生物(如咔唑、叔丁基咔唑、及9,9-二甲基吖啶)作给体,合成了四个非对称的D-A型TADF分子。用甲基修饰的DQP(MDQP)作受体,二苯胺为给体,得到了另一个D-A型TADF分子。随后采用常见的电子传输型材料TPBi作为主体制备了这些化合物的掺杂器件。在10 wt%的掺杂浓度下,这一系列器件表现出黄光至红光的电致荧光发射。由于实验测得的这一系列化合物的单-三线态能级差(△EST)差距不明显,器件的效率滚降与分子的延迟荧光寿命之间又未表现出明显关联,因此作者认为,器件采用的单极性传输主体导致分子内载流子传输不平衡,激子复合区域较窄,进而影响了器件性能,效率滚降较快。3.在第四章中,同样基于DQP受体核,通过增加给体数量,作者合成了两个对称的D-A-D型TADF化合物DDPA-DQP和DTPA-DQP。这两个化合物都实现了深红光发射。理论计算表明,空阻大的化合物DDPA-DQP,给受体间扭曲角也较大,△EST较小,振子强度相应地减小。而化合物DTPA-DQP空阻稍小,因此分子内给受体间的扭曲角减小,振子强度增大,△EST也相应增大。分析两个分子掺杂膜的主要速率常数后发现,与DTPA-DQP相比,DDPA-DQP掺杂膜中S1激子的内转换过程速率与辐射跃迁速率更为接近,非辐射跃迁造成的能量损失更大,因此DDPA-DQP掺杂膜的荧光量子产率低于DTPA-DQP。采用这两个化合物作发光层的掺杂型TADF器件均实现了深红光发射。其中,DDPA-DQP器件的最大EQE为11.3%,对应的CIE坐标为(0.64,0.35)。DTPA-DQP器件的电致发光峰位在643 nm,CIE坐标为(0.65,0.35),最大EQE为17.3%,在相同光色的深红光TADF器件中属于较高的水平。4.在第五章中,通过苊并吡啶并吡嗪受体核与三苯胺单元的偶联,合成了一个新型的红光TADF分子ACPP-TPA。根据不同的晶体培养方法,作者得到了ACPP-TPA化合物三种不同的晶相,并依据光色将它们分别命名为Y,O和R。晶相O和R分属热学和动力学的稳态,Y晶相在热学和动力学上都属于亚稳态。因此在不同的外界刺激下,这三种晶相能够可逆地相互转换。除光色外,这三种晶相在发光效率和TADF性质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差异。单晶结构显示,Y,O,R三种晶相中的分子共聚度因构象不同而依次增大,所以光色逐渐红移。另外,Y晶相中存在连续的π-π相互作用。而在O和R晶相中,π-π相互作用被打断,分子以一对对孤立的二聚体形式存在,分子间的非辐射跃迁通道因此减少,激子损耗降低,所以荧光量子产率远高于Y晶相。最后,基于化合物ACPP-TPA,作者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的红光器件。该化合物掺杂器件的最大外量子效率较为普通,但由于其较短的延迟寿命,器件的效率滚降得到了改善。另外,ACPP-TPA在深红光非掺杂器件领域有着不错的表现,非掺杂器件在CIE坐标(0.64,0.36)的深红光区,最大外量子效率达到了6.1%。
其他文献
柴达木周缘位于青藏高原的北缘,中央造山带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东昆仑和祁连两大造山带。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环境、频繁的岩浆活动及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记录了区域构造-岩浆-成矿作用的造山旋回过程,不仅造就了区内异常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揭秘大陆岩石圈时空结构及不同圈层相互作用和显生宙地球动力学演化的理想试验地。论文选取了柴达木周缘近年来新发现的产在陆相火山岩区的具有代表性的6个典型矿床为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战略资源,因其巨大的储量而备受关注。开采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思路是通过降压、加热、气体置换、注入抑制剂等方法打破其原有的相平衡状态,使其分解为水和甲烷气并对产生的气体进行抽取回收。在流体抽取过程中,受其拖曳作用影响,沉积物颗粒可能发生脱落和运移,即出现出砂现象。这一方面可能造成地层亏空、井壁失稳等问题;另一方面,流体中携带的固体颗粒会对电潜泵、井筒等开采装置造成磨损及堵塞,影
金属纳米晶体与传统金属相比具有独特的力学性能,例如金属纳米晶体的强度一般要远高于同种材料的强度,因此在很多领域都有潜在的应用。然而,由于材料制备方法和测试技术的不足,目前在金属纳米晶体的研究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关于晶粒的尺寸减小到20 nm以下会出现反Hall-Petch关系,就颇有争议。纳米晶体金属和薄膜在制备中不可避免地会引入空位缺陷,同时最近的研究特意制备多孔材料以减轻材料的质量,然后
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具有高断裂韧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同时可以进行重复加工,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材料等领域。复合材料中界面起着传递载荷的作用,其结构与性能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然而传统的环氧型碳纤维无法承受聚醚醚酮高达370°C的加工温度,容易在界面处引起缺陷导致性能下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设计合成适用于聚醚醚酮体系的碳纤维上浆剂,目的是使其既与聚醚醚酮基体有较好的相容性,又
在传统油气资源逐渐枯竭的当下,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未来能源日益受到世界各国重视,以低温高压为形成条件的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中主要赋存于陆域永久冻土带和海域深海沉积物中。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广泛,然而已有的钻探结果显示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无论是平面上还是垂向上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分布特征,以“运”—流体运移条件和“聚”—沉积层储集条件为代表的水合物成藏要素控制着海底水合物的形成与富集成藏过程。
铀矿资源作为国家能源-战略型资源,是我国军工/军事、国防工业、能源开发及国民经济有序增长的重大需求之一。砂岩型铀矿是目前所有铀矿类型中最具开采潜力的铀矿床,表生铀元素伴随着岩石的剥蚀、水解及风化,铀元素迁移及富集成矿均需要较为特殊的盆地沉积条件及盆地构造背景,使得砂岩型铀矿在成矿过程呈现一定的空间选择性分布规律,在垂向空间分布上具有成层性、分带性等特征。因此,砂岩型铀矿垂向空间展布特点和分带特征对
多孔材料顾名思义,是一类具有一定数量和尺寸孔道结构的材料,其在自然界中就已广泛存在,例如木材,珊瑚礁,海绵,木炭等。随着工业的需要,越来越多具有独特性能的多孔材料被开发和制备出来,例如沸石分子筛,介孔氧化物,金属-有机骨架(MOFs,Metal-organic frameworks)材料,多孔有机框架材料(Porous organic frameworks,POFs)等。其中,沸石分子筛是由TO4
以二氧化硅为基质的发光复合材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化学稳定性高、表面易于功能化等优点,在生物成像,化学传感、光电子器件制造、防伪技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发光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存在着制备过程复杂、发光物质负载效率低、光稳定性差、发光量子产率低等问题。本论文基于原位合成策略,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良发光性质和光稳定性的二氧化硅基复合材料,研究其发光机制,并探索了这些材料在细胞成像、荧光防伪、
21世纪的一个重大挑战是开发新型轻质高强韧结构材料,以满足空天、建筑和交通等领域的应用。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由于兼具金属的塑韧性和陶瓷的高刚度、高强度等优点是最理想的材料之一。然而,受材料、结构和工艺等多重因素影响,制备高性能复合材料需解决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传统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多以均匀复合为特征,不利于发挥组分之间的协同耦合响应机制;二是由于传统设计方法和制备工艺的约束,导致材料制造困难;三是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