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型变迁与H120株重组疫苗载体构建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2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禽γ-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给养禽业带来极大的危害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流行病学监控及针对流行毒株的疫苗研发对于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国不同时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基因型构成及其发生、发展变迁规律与趋势;构建IBV H120疫苗株感染性克隆并进行基因替换、插入等修饰及病毒拯救,快速制备针对流行毒株的IB疫苗候选毒株及开发IBV载体疫苗。第一部分:中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型变迁规律2016-2019年本实验室从15个省份黄羽肉鸡和种鸡群中分离鉴定IBV203株并进行S1基因测序。将所得序列与Gen Bank中下载的中国IBV分离株S1基因1700条一起整理,划分为5个时间段进行进化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通过不同时期分离株基因型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大陆地区IBV广泛流行始于1980年之后,流行史上至少出现了13个进化分支和少量变异株进化分支。这些进化分支中,GI-19、GI-22、GI-7、GVI-1分支起源于我国。GI-19分支毒株出现时间不晚于1993年,2000年以后成为中国最主要的优势基因型,占分离毒株50%以上,在各省及不同年份均有分离,在时间和地理分布方面没有明显的倾向。GI-22分支是我国早期出现的进化分支,早期毒株出现于1995-1999年间,近年来该分支毒株分离数量和所占比例出现了下降趋势。GI-7分支起源于我国台湾地区,早期毒株可追溯至1964年,1990年后分化为TW I和TW II两个亚分支,2009年之前,大陆地区仅分离少数TW II型,2009年后,大量TW I型毒株被分离鉴定,并成为主要流行基因型。GVI-1分支毒株于2007年首次分离,该型毒株S1与其他分支毒株差异较大,虽持续分离,但分离总数量少,地理分布范围局限。GI-1和GI-13分支源自广泛使用的国外引入的Mass型疫苗株和4/91型疫苗株,这两个分支毒株在我国广泛分布,也是我国主要的流行基因型。GI-4、GI-5、GI-6、GI-9、GI-16、GI-18和GI-23型毒株均起源于国外,其中国分离株数量稀少,仅在局部地区或某个时期分离,并未引起广泛爆发与流行。研究提示我们我国IBV流行处于不断动态变化中,应加强IBV分子流行病学监控,掌握基因变异变化趋势;疫苗研发应立足于本土流行毒株,迫切需要快速有效的新技术和方法。第二部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感染性克隆构建与病毒拯救利用RED/ET重组工程技术成功构建基于中拷贝质粒载体p BR322的IBV疫苗H120株感染性克隆p BR322-H120及其病毒拯救系统。利用该系统成功拯救病毒r H120,拯救病毒传代稳定,经鉴定生物学特性与母本病毒H120一致。第三部分: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H120株感染性克隆修饰与重组病毒拯救本研究利用RED/ET重组技术结合ccd B反向筛选对感染性克隆p BR322-H120进行同源S1、S和N基因替换,外源基因EGFP、H9N2 AIV HA基因、ILTV g D基因的插入/替换修饰。同源基因替换采用QX型IBV GL15株和TW I型IBV GZ14株作为基因供体,设计三种S1基因、两种S基因、两种N基因长度及位置替换方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GZ14 S1和N双基因替换,GL15株和疫苗4/91株嵌合S基因替换,构建成功14种重组质粒,成功拯救出9株重组病毒。外源基因替换/替换方面,利用IBV复制非必须区5ab、3ab和IR区作为外源基因替换/插入位点,以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ILTV g D基因和截短的H9N2 AIV HA基因(900 bp)作为基因供体,对感染性克隆p BR322-H120进行替换/插入修饰,成功构建出9种重组质粒,经病毒拯救,获得重组病毒r H120-△5ab/EGFP、r H120-△IR/EGFP、r H120-△IR/Flag-ILTV g D和r H120-△5ab/Flag-h H9HA(900 bp)。对拯救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9株同源基因替换的重组病毒传代稳定,病毒滴度与母本病毒H120株无显著性差异(P>0.05)。4株替换/插入外源基因的重组病毒均可表达外源蛋白,但病毒滴度低于亲本毒株。九株同源基因替换的重组病毒进行动物实验,筛选出两株TW I型疫苗候选毒株:r H120-△S1p/GZ14和r H120-△S1z-△Nz/GZ14,三株QX型疫苗候选毒株:r H120-△S1p/GL15、r H120-△Sp/GL15和r H120-△Sp/GL15-4/91。本研究对我国IBV流行情况进行回溯,总结我国各时期IBV主要流行基因型及其起源、发生和发展,为IB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参考。本研究成功构建IBV疫苗H120株感染性克隆,在此基础上进行同源基因或外源基因插入/替换等反向遗传操作,并成功拯救重组病毒。该系统和方法具有快速构建、修饰方便、高效筛选等特点,为冠状病毒反向遗传构建和修饰、IBV载体疫苗研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策略。
其他文献
单细胞测序是一种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对遗传信息进行测序和量化的新兴技术,可用于解析细胞的类型、状态、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进化等,现已成为当前疾病研究的重要途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聚类分析、分类、多数据整合等,日益成为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划分细胞类型;通过提取并学习现有细胞类型标签,构建细胞分类模型,可快速、精准地指导同类型细胞识别;单细胞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可以有效结合细胞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工业污水的乱排乱放和海洋中船舶的油污泄漏问题日益严重,这些污水流进了江河田地,造成了大量河虾鱼类的死亡和秧苗的枯萎,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逆转的损失,同时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如何有效解决水资源中的油污污染的问题,以便进行二次水循环利用成为了人们日益关切的问题。传统的油水分离的方法大多都工艺复杂,耗时耗力,成本高,且分离效率低,无法有效分离油水混合物。因此我
研究背景分子靶向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但对于靶向治疗原发或继发耐药,以及无法接受单药免疫治疗的中晚期肺癌患者,含铂方案的化疗仍然是目前中国临床肿瘤协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指南推荐的治疗策略。为提升化疗疗效和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探索能够精准预测疗效、疾病进展或者生存时间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利用基于甲基化特异性的多重荧光实时定量PCR的体系联合检测肺泡灌洗液
目的:通过对丝素蛋白材料在制备工艺中的条件进行调控改变其结构、亲水性和二级结构,以期能够随之调控改变丝素蛋白材料的力学性能、亲水性、细胞相容性等。从而能够构建口腔颌面部上皮组织缺损修复中所需高强度丝素蛋白膜及多孔丝素蛋白复合支架。表面的丝素蛋白膜用于支撑缝合所需的强度,下层的多孔支架用于促进黏膜生长,诱导上皮角化、血管化。方法:本文实验通过对新鲜再生的丝素蛋白水溶液进行一定的物化处理,通过浓缩处理
氟中毒是全世界广泛存在的一种人畜共患性地方病,由于其化学性质活泼,安全范围极窄,稍有过量就会引起毒性作用,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研究均证实了氟的雄性生殖毒性。本课题组依照已有报道,结合前期实验结果和测序分析,提出IL-17信号通路可能是氟中毒动物睾丸免疫应答反应的中心环节。因此,本项目选取动物睾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氟中毒动物模型、IL-17A基因敲除和IL-17A功能加强模型,检测氟对睾丸的损伤过
第一部分:列线图预测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根治术后生存期和无瘤生存期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伴门静脉癌栓(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PVTT)患者的预后较差,临床预测其根治术后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瘤生存率(Rate of Free Survival,RFS)的精度较低,效能较差。列线图(N
目的:腹主动脉瘤是一种致命性疾病,常常因为瘤体突然破裂而导致患者死亡。据统计,60岁以上男性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患病率约为4-8%,女性的患病率约为0.5-1.5%。对于直径大于5cm的腹主动脉瘤,通常建议行手术处理。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手段分为传统的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和微创的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不管哪种手术治疗,都没有显著提高患者的生
量子纠缠是量子物理区别于经典物理的新奇特性,它是现代量子工程发展和应用的基本资源,如何度量、调控和制备纠缠是当前量子信息科学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研究者提出了电子自旋、半导体量子点和腔量子电动力学等系统来制备纠缠态,本文将探索采用周期性调控手段来制备纠缠态。另外,环境不可避免地对系统的影响导致系统的退相干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量子纠缠的制备,也制约了相关的量子工程处理方案的实现。本文将探索周期性驱动对
[研究背景]喉癌是最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致死率较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当前喉癌的治疗,虽然采用了手术切除、激光、放疗化疗等多种疗法联合的方式,但是喉癌的生存期并未取得较好的改善。现已明确,侵袭和转移是喉癌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又是肿瘤发生转移和侵袭的重要机制,目前介导喉癌E
近年来,伴随高性能计算和大数据的发展,深度学习技术掀起了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潮。作为深度学习的代表性模型,人工神经网络从结构、机理和功能上模拟人脑神经系统,实现高维、复杂数据的端到端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神经网络架构优化和超参数调优变得极其繁琐且强烈依赖领域专家经验。神经架构搜索(Neural Architecture Search,NAS)旨在自动化神经网络的架构设计流程,降低其对专家知识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