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之路与依附之结——明末清初歌伎诗人研究(以柳如是为例)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zha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揭示明末清初之际,以柳如是为代表的歌伎诗人在诗词创作中表现出的一种独立性与依附性的悖谬,呈现歌伎创作主要作为文学现象而非文化现象的真实面貌,总结古代女性文学史中“歌伎传统”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的内涵和意义。本文选取歌伎诗人与男性文人及男性中心文化之关系这一角度,立足于对柳如是的作品内容与风格的整体梳理和详细分析,结合前人对于诗人生平和本事的考证,得出结论:歌伎诗人关于生命意志和生存形态的独立之追求,以及其创作活动对男性文人和男性中心文化的依附,形成了一个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文化环境下必然存在的悖论。 歌伎诗人创作的两大主题是对个人感情世界的描述和对家国之感的抒发;歌伎诗人的作品呈现出隐约婉曲与风流恣意两种抒情风格的并存,体现着歌伎诗人脆弱感伤与独立放诞的双重人格。歌伎诗人相对自主独立、追求精神契合的爱情婚姻观念,对国家和社会事件的积极介入,以及放诞自由的人格特征、风流恣意的诗歌风格,使得歌伎传统的“独立”精神得以明确,呈现出有别于古代女性文学中的闺秀传统的独特之处。歌伎诗人能够优游于山水烟霞、往来于文宴酒会、与文坛的名士胜流酬唱交游、相对独立自主地追求爱情和筹划婚姻,以及以真诚、勇敢的姿态和开阔、深沉的胸怀进行创作,是历史机遇和秉性天资赋予的幸运。歌伎诗人在诗词创作中独立人格得以部分实现,也赢得了男性文人的尊重和认同。但是这条看似繁华绚烂的独立之路,却最终难逃依附之结的命运。这种依附性的判定来自三个方面的考察:对歌伎诗人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动机、诗歌的流传和诗名的传播、诗歌风格的形成和转变。无论是生活中的最后归宿,还是诗词创作的缘由与过程,歌伎诗人都难以避免地依附于男性文人及男性中心文化。这个悖论构成了这一时期得以明确的歌伎传统的最根本特征。 歌伎诗人的创作是明末清初之际独特的、突出的文学和文化现象。本文偏重于文学文本的考察,力图摆脱历史的虚幻荣耀和对妇女创作善意同情的感情用事的立场,描述出歌伎诗人作为女性创作繁荣的发轫期的主要力量、其创作面貌和价值所在,以期对独立、真实的女性文学史的建立有所裨益。歌伎创作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对于作为“女性”这一性别的生命形态和生存意义的呈现,直至今日,仍是女性写作面临的重要话题。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研究古今汉语名词动用问题。名词动用一直是古今汉语词类划分中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有其产生的特殊原因,现代汉语的名词动用虽然在出现频率上
宋代宫廷词是宋词创作中不容忽视的文学文化现象,本文试图运用文化学的方法就这一论题展开探讨。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察宋代宫廷词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宋代宫廷是词
研究了芳香族二醇单体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的固态缩聚反应及其反应动力学.采用的二醇单体是对苯二甲酸二羟乙酯(BHET).一定配比的PBT和BHET混合物在185°C下进行固态缩
科学诗古已有之,它是科学与诗歌相结合而产下的宁馨儿。本文从1959年C.P.斯诺那次著名的《两种文化》的演讲入手,阐明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分裂带给人类的巨大危害,从而导出科学和诗
金克木是我国著名的印度学专家,为开拓中国的印度学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我国的印度文学研究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篇论文拟对金克木与印度文学的关系进行全面
本文在探讨李清照词传播接受研究的理论依据与学术意义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清代李清照词的传播接受史况及其动因、缘由。  文章首先论析了李清照词传播接受的重
“辞趣”一词,古已有之。但作为修辞学术语,1932年才提出。多年来,“辞趣”问题少很有人研究。“辞趣”是“语辞的情趣”。辞格是积极修辞方式的聚合体,辞趣是积极修辞效果的聚合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的提升,用电量随着增加。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下,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本文则根据具体情况分析了,如何做好电气自动化节能设计工作。 A
  在王国维的文学理论中,如果说“境界”说是一种文学本体论,它讨论的是文学的本质意义和独立价值,那么“眼”论则是一种创作方法论,它研究的是文学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前提基础、
本篇论文系对《诗经·江有汜》一诗作专精深入的研究,在广泛搜集汇注前人研究《江有汜》的学术论著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其历史研究状况,进而对该诗所涉及的各方面研究观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