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汉语名词动用比较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o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古今汉语名词动用问题。名词动用一直是古今汉语词类划分中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有其产生的特殊原因,现代汉语的名词动用虽然在出现频率上不像古代汉语那样频繁,但是也很常见,而且随着新的交际手段的出现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引起了语法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古今汉语名词动用为研究对象,采用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古代汉语名词动用的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文献中出现的典型的名词动用现象进行语法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现代汉语名词动用的新发展做全面的描写、分析,并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古今汉语名词动用的异同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本章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等。第二章:古代汉语名词动用研究。本章界定了古代汉语名词动用的范围,阐述了古代汉语名词动用的本用之争,对古代汉语名词动用现象进行了语法分析。第三章:现代汉语名词动用研究。该章对网络语言中的名词动用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广告传媒中的名词动用作了语法功能和语用效果上的分析。第四章:古今汉语名词动用比较研究。本章运用历时与共时比较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运用语法、语义、语用学的相关知识对古今汉语名词动用现象进行了比较。最后部分结语。对本论文所述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指出本论文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其他文献
本文关于鲁迅与现代中国几种民间社会形态的讨论并无意揭出一个完整的结论。但通过论述可以发现鲁迅对待民间社会的态度充满着重重矛盾:他既作为一个启蒙者激烈批判着民间的痼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作为学者和翻译家的季羡林,一生致力于印度语言、印度文化以及印度文学的研究。他的比较文化、比较文学观的形成同其印度研究息息相关。 本文立足于季羡林的文论及相关文献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结合10多年来施工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分析楼面阳角45°斜裂缝的综合防治及
汉语语法学界对形容词重叠式的构成方式、语法功能、语法意义等方面都作过十分详细的描写和分析,而对可重叠形容词范围的研究却寥有几篇,且都是关于双音节形容词的。尽管没有专
期刊
从“五四”时期到抗日战争爆发,“大众意识”在中国现代文学观念中的发展呈现了一种逐渐政治化、阶级化的历史趋势。从周作人对平民社会“启蒙+认同”的平民文学观念到1930年
回目是中国古典小说所特有的形式特征,也是认识中国古典小说民族特色的入口。 回目的形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本文从其本质特征入手,以雅俗的交汇为切入点,去观照回目的产
本文以广义的文学翻译研究为线索,将原著小说GoneWiththeWind、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译者傅东华、译本《飘》和面对的读者等要素整合在一起,梳理GWTW在我国译介和传播的经过和获
作家的创作心态决定了作家的创作,作家的创作充分体现了作家的创作心态。曹禺建国后的创作与前期明显不同,作品的艺术性较前期大为逊色,这与他后期的创作心态有很大关系。笔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