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综采的关键设备,其工作环境恶劣,刮板链易产生较大的动张力而发生疲劳断裂事故,从而影响整个综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输运过程中,刮板输送机负载量大且同时受煤散料下落冲击、散料与刮板速度不相一致、煤颗粒规律性移动的影响,故在对刮板输送机进行静力学及动力学进行分析时,刮板输送机煤散料在输运过程的运动特性和散体特性都不容忽视。同时,在实际生产中,刮板输送机时常需要紧急停机或带载启动,由此产生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rantNos.518042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复杂搬运条件下煤岩散料与搬运设备刚散耦合效应研究,5187538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刮板输送机是煤矿综采的关键设备,其工作环境恶劣,刮板链易产生较大的动张力而发生疲劳断裂事故,从而影响整个综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在输运过程中,刮板输送机负载量大且同时受煤散料下落冲击、散料与刮板速度不相一致、煤颗粒规律性移动的影响,故在对刮板输送机进行静力学及动力学进行分析时,刮板输送机煤散料在输运过程的运动特性和散体特性都不容忽视。同时,在实际生产中,刮板输送机时常需要紧急停机或带载启动,由此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对刮板链的结构强度提出了一定要求。本文基于离散元法和多体动力学法,建立了刮板输送机刚散耦合模型,同时发挥EDEM在处理颗粒问题上的优势和Recur Dyn在处理几何体间复杂运动和受力问题的优势,对复杂工况下刮板输送机的刚散耦合运动学效应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仿真模拟了刮板输送机在平稳工况、紧急停机及满载启动工况下的运行状态,并对这三种复杂工况下刮板输送机上的散料流的形成、煤散料的分布及质量堆积特性进行了研究,为下文进一步研究刮板输送机上煤散料的运动特性及刮板输送机的受力特性奠定基础;(2)分析了平稳工况下煤散料在刮板输送机上所产生的振动松散与密实现象、振动分层现象及该现象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中部槽底部煤颗粒间的孔隙率由稳定运输阶段的0.4116增至靠近散料输出阶段的0.4631,煤散料由密实到松散。在煤散料逐渐密实稳定运输阶段,分层现象明显;在煤散料逐渐密实稳定运输阶段,不同粒径颗粒分层现象明显,采用小颗粒所占百分比对此现象进行定量描述以说明不同粒径颗粒分离程度,且发现小颗粒运动状态的稳定是由上至下进行的,为探索整个分离行为的内在机理做铺垫;最后从能量的角度出发,采用颗粒填充机制对煤散料的振动分层现象加以解释,并从煤颗粒平均速度和平均力矩变化的角度对这一机制加以佐证。此项研究不仅可从煤散料密实度变化的角度为进一步探索刮板输送机工作面散料流的形成、刮板输送机运输效率的高低奠定基础,且同时可从不同粒径煤颗粒分层运动变化的角度为完善散体物质复杂的运动学特性的研究做出一定贡献;(3)在分析刮板输送机上散料流形成的基础上研究了重载段链环力学特性,并将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相结合,分析了平稳、紧急停机、满载启动及卡链工况下刮板输送机链环间接触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平稳工况下链环间的接触力呈周期性波动,由于煤散料的堆积影响,靠近挡煤板侧的接触力更大,其值在0.328-122.557k N范围内波动;影响紧急停机工况下链环间接触力的主要因素为刮板链运行速度,接触力值在0.745-77.602k N范围内波动;在满载启动工况下的非启动瞬间,刮板链间的接触力受启动速度及煤散料堆积影响异常增大,其值呈周期性变化且最大为161.328k N;卡链状态下,两条刮板链将会产生巨大的拉力差,且伴随着刮板的扭摆振动及煤颗粒的聚集现象。此研究可直观反映刮板链在复杂工况下的受力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解决实际工况中刮板链的卡链或断链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讨论u-Matlis余挠模的相关性质,并通过u-Matlis余挠模给出了G-整环的模刻画,证明了G-整环是Matlis整环.同时引入并研究u-可除模、u-内射模和u-平坦模等概念.设R是一般交换环,u∈R是非零因子,M是R-模.若ExtR1(Ru,M)=0,则M称为u-Matlis余挠模;若ExtR1(R/Ru,L)=0,则L称为u-可除模.若对任何u-理想(I∩un≠(?));有ExtR
本文主要研究一类班轮航运业载货集装箱与空集装箱的联合调配问题.首先提出自有集装箱,租赁集装箱和空集装箱联合调配问题的确定性模型.其次,依据现实情况中部分参数的不确定性引入随机变量,提出该问题的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在此基础上,将模型拓展为分布式鲁棒优化模型.紧接着将其转化为可直接求解的二阶锥规划模型.此外,引入一个切平面算法求解二阶锥规划问题.最后进行了数据实验.以一个班轮航线为例,比较确定性模型及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性休克兔舌下微循环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odel组)、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参附注射液组(SFI组)和参附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组(SFI+NE组),每组各6只。Sham组只进行相应手术操作,不进行造模处理,其余各组经耳缘静脉注射脂多糖(LPS 2mg/kg)建立兔脓毒性休克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在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引发了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作为新一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重要一环,精确的实时交通预测不仅可以使交通管理者及时掌握城市交通道路未来一段时间的交通状况和交通状态,并且提前规划和引导交通,还可以为道路出行者提供出行建议以确保更好的流动性和更少的拥堵,这对新时代智慧城市的道路规划建设和交通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交通检测器和传感器在城市道路网络上
自2015年“城市双修”理念在三亚试点后,城市双修已成为全国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及存量式城市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我国这样一个正走在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做好生态修复与城市修补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工作对实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城市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与研究意义。城市滨水区景观空间的建设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过程中所依托的重要载体,我国对城市水空间、水质量的管理已经取得了较显著的
在高压下固体物质结构(晶格结构和电子结构)的改变会对它们的弹性、电学以及光学等性质产生影响。研究固体物质在高压下的物理性质对人们认识自然有推动作用。本文分两个部分分别就Al2O3和Cu在高压下的一些物理性质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内容是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得到了三种Al2O3理想晶体结构的能带结构以及能隙(或禁带宽度)随压力的变化关系;同时计算并分析了光学性质(包括高压下的光吸收系数、介电函数的虚部
植物护坡相较于工程护坡有更大优势,但是其根系形态分布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根土复合体抗剪力学性能也较为缺乏。大量的边坡在进行植物护坡的时候没有进行科学的分析,使植物护坡的效益不能完全发挥出来。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可知,对于植物根系固土力学特性的研究,现有研究大多集中灌木或者乔木植被根系的抗拉力学特性的研究,对于草本植物根系的固土力学机制研究很少。因此研究草本植物根系形态分布和根土复合体抗剪力学性能有重要
氢元素是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氢原子分子团簇在团簇物理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原子分子团簇的研究,可在原子分子物理与凝聚态物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对于发展原子间力、分子间力或离子与原子分子间力的理论,对于材料科学、表面科学、催化反应动力学以及环境科学都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在氢团簇离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H3+微团簇通过超薄碳膜引起的“尾流效应”。本文的研究工作大体分为三部分:(1)介绍了H 3+尾
青藏高原的地形较复杂且其气候类型独特,探讨青藏高原的土地利用变化对于掌握环境状况及其环境保护与恢复是非常重要的。选取青藏高原作为研究区域,基于1980-2015年共7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转移矩阵、趋势线分析等方法分别研究六个不同时段土地利用的变化和驱动因素。然后基于土地利用现状计算转移概率矩阵,结合地形、气候、社会经济等资料制作适宜性图像,通过CAMarkov模型
在边坡的稳定性预测和评价方法中,传统的数值分析法计算量大,对经验的依赖性强,无法体现边坡动态开放和非线性的特征。本文针对岩质边坡稳定性的评价问题,基于反映岩体非线性破坏的广义Hoek-Brown准则,综合考虑了强度参数和几何参数等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建立了基于改进蝙蝠算法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对边坡的安全系数和状态进行了预测;在综合考虑外部自然因素、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的基础上,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