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平等观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efreebe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的产生导致了原始平等状态的终结,人类从此进入了不平等的深渊。尽管如此,平等观念一直强烈而又持久地影响着人类社会,平等问题始终是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民族政治哲学所关注的焦点,人类也从未放弃过对平等理想的追求。当今时代,平等已经成为一种没有疑问、没有争执的共识,甚至是一种没有任何理由反对的公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平等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所要探讨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之一——马克思的平等观,以期从马克思对平等的理解的不断发展入手,揭示马克思平等观的实质与特征,进一步深化对平等的认识,展示马克思平等观的当代价值。本文分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第一节从平等切入,阐述了平等的概念、条件和特性,继而在以下三节中:介绍了平等观的主要类型,介绍了西方平等观的发展历史,介绍了资产阶级平等观和无产阶级平等观。在第一章对平等、平等观做了阐述后,第二章切入主题,展开对马克思平等观的论述,在第二章里详细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是如何从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中导出科学的平等观,阐释了马克思平等观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马克思平等观的科学内涵,论述了马克思平等观与其它平等观的区别。在第二章对马克思平等观进行详尽论述的基础上,第三章也是本文的最后部分,将马克思平等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从马克思平等观的视角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论述了马克思平等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并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其他文献
主权是一国利益最重要的体现,代表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力和对外的独立地位。在历史上,国家主权是不可分割、不可转让的,任何企图分裂别国主权的行为都被认为是一种侵略和强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持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养老需求层次也随之日益提高。然而,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城市的养老保障已经近乎完备,社会养老和社区养
中国古代官德教育内容极其丰富,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探讨我国古代官德教育对当前加强领导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五大来源。根本来源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基本来源是对世界历史潮流和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重要来源是对中国国
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因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显的尤为重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质量的提高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而职
目的探讨ABCD2评分联合同型半胱氨酸、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BCD2联合评分法)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85例TIA患者分别进行ABCD2评分和A
以扬、赖利、格拉斯、赖奇为代表的简约音乐作曲家们通过即兴、音源选择、程序设定等方式,在形成声音材料的惯性运动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摆脱创作者的主观控制,即作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问题与矛盾。当前,有效需求不足成了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
文章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地域性古琴流派,挖掘古琴流派风格现象背后的深层历史原因。清代末年,通过跨地域琴文化的流动,中国东部和西部两种琴文化相互作用,体现了文化的整
陕北奥陶纪盐田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大的盐田 ,它不但构造简单、埋深适中、盐层厚度大、分布稳定、资源量丰富、石盐质纯、盐质好 ,而且附近有优质洁净的煤炭和电力资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