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中,如何充分利用耕地深层水分,如何进行节水灌溉已成为旱地农业热点问题。根系提水作用是指在低蒸腾情况下,植物利用深层根系吸收土壤水分,通过浅层根系释放到浅层干燥土壤中,对维持浅层根系正常生长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将提水作用与马铃薯抗旱性联系起来,阐明地下灌溉模式对马铃薯根系提水作用有何影响,根系提水与根系参数、生物量,以及提水过程对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影响变化等有何关系。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在2011年试验中,通过对马铃薯根系提水现象进行连续三次测定及其相关生长形态指标,证明马铃薯根系具有提水现象,而且马铃薯抗旱性与根系提水能力具有一定相关性。试验进一步确证上、下土层存在一定水势差异是根系发生提水作用的基本前提条件,而且根系提水现象主要在低蒸腾条件下进行,不同马铃薯品种在土层上干下湿水分控制条件下均存在明显的根系提水作用,而在土层上下均干、上下均湿水分控制条件下几乎没有发生根系提水作用现象。2.在2012年试验中,通过8种抗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的根系提水能力大小比较,证明根系提水量与马铃薯抗旱性有关,半干旱水分处理条件下的根系提水总量显著高于干旱水分处理条件。马铃薯抗旱性不同,根系提水作用不同,抗旱性强的品种能够表现出一定优越性。3.不同处理下马铃薯株高、根系指标、上下层生物量等生理指标均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性。总体表现为抗旱性低的品种,半干旱处理和干旱处理较全浇水处理相比表现出较大差异性。从根系各项数据指标来看,陇薯3号,定薯1号,青薯9号具有较强抗旱性,陇薯6号,新大坪具有中等抗旱性,而青薯2号,费乌瑞它,大西洋在根系指标方面表现出弱抗旱性。通过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在半干旱处理下,抗旱性强的品种通过自身的调节能力,对环境作出适应反应,根系提水量加大,抵抗干旱胁迫。在干旱条件下,各品种几乎没有出现根系提水的现象,但干旱胁迫对一些生理生化指标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各个品种的抗旱能力。4.在半干旱条件处理下,抗旱性弱的马铃薯品种在生理生化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SOD,CAT酶活性,MDA积累量,脯氨酸含量,根冠比升高,根系活性,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等指标下降,抗旱性强的马铃薯品种受到的影响较小,通过分析各个试验所得数据,整体表现为陇薯3号>定薯1号>青薯9号>陇薯6号>新大坪>青薯2号>大西洋>费乌瑞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