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药品采购模式选择的社会学研究——以T镇乡村医生为个案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laoban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疗问题是当前我国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而农村医疗既是我国医疗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力相对比较薄弱的部分。当前我国农村仍有8亿左右的居民,这部分农村居民对于医药资源有着巨大的需求。那么,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的研究从现实上也就具有一定的意义。因而,本文把“乡村医生究竟是如何选择药品的采购模式”作为研究的核心问题。  新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制度环境对行动主体的约束性,同时行动主体并非只能被动地服从于制度规定。本文以社会学新制度主义为理论视角,以T镇乡村医生的药品采购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镇乡村医生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之后在药品采购模式上的两种不同选择:20世纪90年代——自由分散采购药品的模式;2000年之后——集中购买和自由分散采购被动结合的药品采购模式。通过对可能影响乡村医生选择药品采购模式的包括国家(制度环境)、市场、客户(农村居民)、乡村医生本身、乡村场域在内的五种主体力量加以分析探讨,以找出其做出选择的内在逻辑。  研究发现,作为选择主体的乡村医生在维护其“弱者”利益的考虑下对适当利益目标的追求,是其做出选择的原因和动机;国家和市场作为形构个体行动的外在力量,是乡村医生“选择何以成为可能”的条件,同时,国家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如何主要取决于二者之间的力量对比;乡村场域从文化传统和社会认知上内在地型塑了个体的行为偏好和心理品质,农村居民的消费偏好和支付能力为乡村医生药品的采购提供了行动经验,从而构成了乡村医生做出选择的基础。
其他文献
在当前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但是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之间收入分配的差异,社会生活及工作中带来的心理压力造成不同
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放宽了对于中国大陆地区居民移民海外的限制,自此每年有为数众多的中国居民通过留学、家庭团聚、专业移民、投资移民抑或者非法移民的途径
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众多研究者对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探讨也越来越充满兴趣。相关著作在学界浩如烟海。本文将从Java与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效
草根公益组织是在我国的政府和市场之间,由民间人士自下而上自发成立的。这些组织补充了政府与市场的某些不足,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社会各个领域,关注和帮助弱势群体。由于草根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开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关于闲暇生活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闲暇生活对于个人来说关系到人们能不能得到充分享受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