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交往是人类交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生存、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人性发展与完善进程和状况,都会产生深刻而具体的影响。因此,行政交往具有特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本文以现实的人类生存状况为时代背景,研究行政交往的特点、形式、历史发展及其价值取向,由此提出行政交往理念及其实践方式的变革。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行政交往的角色化、功利化、程序化、面具化和抽象化的现象分析入手,对行政交往的理念进行前提性批判,产生了对当代行政交往公共性理念的缺失及其表现形式的深刻反思,引起对行政交往理念的人性根源的追问。交往是人的交往,所有关于人的自我意识和生存方式、生存根基与生存状况的认识、理解都应以人的生命本性、生命活动为根本立场。行政交往作为人的现实的政治活动的主要方式,同样具有深刻的人性根据。这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所蕴含的公共性思想作为理论基础,吸收现代西方交往思想的合理内涵,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交往的思想的历史渊源所得出的结论。以此为基础,在社会与历史相统一的维度剖析了公共性理念的历史演进,即“神化观点”、“物化观点”和体现了对二者的超越和统一的“人化观点”。形成了体现公共性之价值旨趣的行政交往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谐平衡的理念和完善市场经济的理念。从而把公共性理念的抽象理解化为具体思想观点,以实现公共性理念之于行政交往的价值承诺,用以指导人的生活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