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健脾、活血解毒法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juuhh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常痤疮是临床常见的多发性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发病率很高,易反复发作,可持续多年,严重者可留有疤痕及色素沉着,损坏患者容颜、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现代医学认为寻常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皮肤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主要与内分泌失调(尤其是雄性激素)、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微生物感染以及免疫、炎症等因素有关。目前治疗方法较多,目前西医主要使用雄激素拮抗剂、抗生素、维甲酸类药物等治疗该病,有一定疗效,但是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患者往往求助中医治疗。中医通过全身调理治疗痤疮效果明显,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治疗痤疮的中药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部分。文献综述共两篇:第一篇为中医学对痤疮的认识、治疗和研究概况,包括了中医古代文献对痤疮的论述,近现代名老中医对痤疮的辨证论治及治疗用药特点,以及近十年来中医对痤疮的研究进展。第二篇为近十年来现代医学对痤疮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的研究概况。临床研究:清肝健脾、活血解毒法对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中医药是治疗痤疮的有效途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中观察到痤疮患者多工作学习紧张,且多有情绪急燥、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肝火炽盛之症,且多喜食肥甘厚味以及辛燥之品,皮疹由情志不调及饮食不节而致内热蕴积而成。辨证应属肝旺辱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从内生;肝郁化火,肝火与脾湿聚结化毒,郁滞血脉,发于肌肤而生疹。根据以上理论,导师以清肝健脾、活血解毒法治疗寻常型痤疮肝郁脾虚证。诸药合用使木气冲和调达,脾复健运,血脉通畅,气血平和而病自愈。通过中药辨证施治不但治愈皮疹,而且改善了全身症状,调节了阴阳平衡,使之疗效持久。本次研究治疗组采用清肝健脾、活血解毒法,治疗病人37例,有效率81.08%;对照组采用清热泻火、活血解毒法,治疗病人31例,有效率45.16%,经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其他文献
简单介绍了数字指标秤各局部称量范围检定分度数及最大允许误差的计算。
本文介绍了余甘子形态特征、物候期、结果特性、生长发育周期、生态习性以及果实贮藏加工利用技术等,指出了当前余甘子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越中地区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自古以来就是人文渊薮。明清时期越中曲坛徐渭导其先,至明末清初,形成了一个包括王骥德、叶宪祖、吕天成、孟称舜、祁彪佳等三十余人在内的曲家群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其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
西藏经济研究日趋活跃,对西藏农牧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研究是很重要的部分,本文对近十年来研究的相关文献做系统梳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公共产品特殊性研
20世纪70年代,农民研究开始复兴。詹姆斯·斯科特对“农民日常反抗”的研究作为农民反抗研究的一个拐点,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并以他在马来西亚农村的田野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质或量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所导致的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干眼发病率较高,致病因素很多,发病机制较复杂,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已严重影响患者的生
我国是服装生产与出口大国,服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服装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服装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我国服装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最近十
《路的尽头》是美国著名后现代小说家约翰·巴斯进行小说叙事实验的成功典范。小说塑造的内部世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以狂欢化诗学理论为基点,试从小说情节及人物塑造
近年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及院内感染管理中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已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微生物学检测结果已经逐渐成为指导临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