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板的ABO3钙钛矿型纳米点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qiang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ABO3钙钛矿型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如压电效应、热释电效应,因此在存储器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当今对于器件的需求日渐小型化,因此制备出小尺寸和高活性的ABO3型纳米材料可促进其在光电领域的发展。基于基板ABO3纳米点属于零维纳米材料范畴,本文针对此种多元组成材料体系制备了钛酸铅(PT)、锆钛酸铅(PZT)和钛酸钡(BT)纳米点结构。本文将溶胶-凝胶法和旋涂技术相结合形成分相自组装法,在基板上成功制备了尺寸密度可控的多元组成纳米点。在Si基板上制备了PT纳米点,研究了纳米点的尺寸和密度与溶胶浓度和热处理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其纳米点尺寸随PVP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Pb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乙酰丙酮浓度可影响基板纳米点的结构,形成三角状、四方状或花状结构;热处理温度对PT纳米点的物相影响较大;700℃对纳米点处理后,XRD和TEM同时显示形成了钙钛矿型PT;PT纳米点的尺寸在20-100nm之间,密度范围可控制在0.4×1010-3.7×1010 dots cm-2。采用分相自组装法制备了PZT纳米点,研究结果表明:PZT纳米点尺寸随PVP浓度的增大而变小,随Ti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与PT形成规律相似;高锆钛比使溶胶粘度增大影响分相,只会形成薄膜结构;在硅、石英和钛酸锶作为基板时,后两者上生成的PZT纳米点尺寸和分布较为均匀。采用分相自组装法制备了BT纳米点,结果表明:由于溶胶薄膜分相不完全,纳米点结构不明显,热处理温度上升时便形成了薄膜形态。对PT纳米点场发射性能进行研究,其场发射电流最高可达270μAcm-2;同时还利用CCD观测了其场发射电子轰击荧光粉的发光效应,发光均匀一致;经过Fowler-Nordheim变换发现纳米点场发射效应符合F-N理论,呈较好的线性关系;显示出PT纳米点具有良好的场发射性能。对PT纳米点的铁电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测试,发现纳米点铁电性能随纳米点尺寸增大变得愈加饱和,电容值在低频区迅速减小,到达高频区趋于稳定;介电损耗在高度小于50nm的情况下仍可保持较低水平即为0.34。对PT和PZT纳米点PL谱进行研究,其PT和PZT纳米点存在发光现象,PT纳米点发光峰随Pb含量的不同会有蓝移现象即从373nm(3.33eV)变到363nm(3.42eV)处;PZT发光峰在350nm(3.54eV)。其发光机理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PT无定型的存在可以引入局部尾态,在其中有大量自陷电子和空穴。另一方面,无定型PT中的Ti有两种配位方式,五氧配位([TiO5]金字塔四面体)和六氧配位([TiO6]八面体)。[TiO5]和[TiO6]共同存在导致电荷的不平衡,从而激发空穴与电子复合。
其他文献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系统研究了在几种轻简施肥技术条件下双季早、晚稻的生育特性,养分吸收规律、肥料养分的当季利用率,经济性状和产量效应以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变化规律。结果
本文介绍了 e-learning试验的一种新模式——网络学习社区 ,并分析了其特点 ,介绍了它在中美远距离学习合作项目 ( U SU-SCNU DL CP)中的应用。通过对该项目试验全面的讨论和
探讨了高层建筑中避难层消防设计的相关问题,提出消防避难层设置界限可综合建筑层数和高度两者考虑,对规范中超高层住宅未作避难层设计问题提出建议;推行消防避难间设计理念,
"实事求是"这一科学的方法论,人们对其理解和应用往往有表面化、简单化和庸俗化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消隐了其内涵和实质."实事求是"既有本体论层面的内涵,又有价值论层面的内
在当今社会的商业化市场体系中,企业的竞争环境优劣是与政府对企业的政治决策,对企业的管制强度大小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性的。在任何一个国家,政府通常都掌握了对于企业至
针对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时具有增长性和波动性的二重趋势,论文设计了一个预测系统。该系统首先用考虑到该指标的各个关联因素的相似体合成算法进行建模,然后又用具有最优停止法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 74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37例。单一组患者仅采用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病区内易操作易实施康复训练中断的原因。方法34例中断参与病区内易操作易实施康复训练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本院自制的统计量表对所有
<正>经济学家樊纲认为:可以预见的将来,中国的资本会有一个更大的数量投向海外。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的对外投资有些历史形成的缺陷,又有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额外的阻力
“以人为本”是一种价值观,“以人为本”对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不是科学发展观最高指导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最高指导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或唯物史观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