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洞察力对青少年健康行为的影响 ——基于时限自我调节理论

来源 :热比古丽·白克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191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时期的健康行为,如体育锻炼、健康饮食等健康促进行为不仅是期待的积极行为与适应行为,也是成年后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而不安全饮食、吸烟等健康危害行为是成年后肥胖和慢性疾病的风险因素。探究青少年健康行为发生的原因,有助于帮助他们建立健康行为模式,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将持续存在至成年和老年,会使得青少年终生受益。健康行为的选择是在即时满足(如食用高热量的食物)与未来更大的收益(享受未来的健康)或者立即支付(如运动)和更大的延迟支付(遭受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如肥胖和糖尿病)之间的权衡,时间洞察力作为人们在时间态度上的个体差异变量能够激发和影响健康决策和行为。国内外研究者针对时间洞察力与健康行为的关系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发现,时间洞察力的不同维度在健康行为上的作用是不同的。通常时间洞察力的过去消极、现在享乐和现在宿命维度与健康危害行为正相关,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健康促进行为正相关。但是时间洞察力的不同维度对不同类型健康行为的影响模式仍存在不一致的结果,而且目前较少研究系统的探讨时间洞察力对青少年不同类型健康行为的影响机制。健康行为的最新理论——时限自我调节理论认为行为意图是诱发行为的重要因素,并指出人们为远端利益而付出行动的能力来源于各种复杂因素,包括对行为结果的一致性信念(connectedness beliefs)、时限性效价(temporal valuations)、个体的行为优势(behavioral prepotency)和自我调节能力(self-regulation capacity)。一致性信念(某一行为导致相应行为结果的一致观念)和时限性效价(某一行为结果的时间接近性而产生的行为价值)预测参与行为的意图,它们的强弱能增强意图而促进行为的执行,或者减弱意图而阻碍行为的执行。除此之外,行为的实际参与是由意图、个体行为优势(过去行为频率、环境线索以及个体的主动性程度)和自我调节能力(行为调节和控制能力)来调节的,行为优势和自我调节能力均可调节意图向行为的转化。时限自我调节理论描述了行为事件的时间因素的重要作用,即时限性是促使人们在享乐性满足行为和需要自我控制的健康行为之间做出决策的作用。时间洞察力作为个体在时间维度上的人格倾向可以指导其选择短期或长期目标有关的健康行为。是什么导致个体间(不同时间洞察力类型者)对长期利益事件作出一致性倾向的差异?时限自我调节理论为这个问题提供了部分答案,即模型中的观测指标表现在时间上的稳定面可能与时间洞察力所测量的人格类型相对应。例如,一个高未来时间洞察力个体可能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倾向于高度重视跨领域的非即时满足事件,因此表现出与长期利益事件相一致的行为倾向。时限自我调节理论为解释时间洞察力对健康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本研究以健康行为的时限自我调节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问卷测量的方法,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时间洞察力与青少年的健康促进行为(健康食品选择行为、锻炼行为)和健康危害行为的关系,以及时间洞察力对青少年健康食品选择、锻炼行为和吸烟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本研究的结果与结论如下:研究一:(1)以1126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考察了青少年健康行为和时间洞察力的特点以及青少年时间洞察力与外显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男生的健康食品选择行为和锻炼行为高于女生,而女生的健康危害行为的参与程度低于男生。青少年肥胖者的健康食品选择行为和锻炼行为低于身体质量指数标准的青少年;父母文化程度低的青少年参与健康危害行为的程度高于父母文化程度高的青少年。2)青少年时间洞察力存在年龄上的发展特点,从11岁至19岁过去积极时间洞察力呈现出下降趋势,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呈现出上升趋势,从16岁开始未来时间洞察力呈现出上升的趋势;青少年的时间洞察力存在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的现在宿命水平高于女生,女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高于男生;父母文化程度高的青少年的未来时间洞察力水平高于父母文化程度低的青少年。3)过去消极时间洞察力与外显健康食品选择行为负相关,与外显健康危害行为正相关;过去积极时间洞察力与外显健康食品选择和锻炼行为正相关,与外显危害行为负相关;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与外显健康食品选择行为负相关,与外显健康危害行为正相关;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与外显健康食品选择行为负相关,与外显健康危害行为正相关;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外显健康食品选择和锻炼行为正相关,外显健康危害行为负相关;(2)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120名青少年测试了时间洞察力与他们内隐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少年时间洞察力各维度与内隐健康行为的关系紧密。具体为:过去消极时间洞察力与内隐健康危害行为正相关;过去积极时间洞察力与内隐锻炼行为正相关,而与内隐健康危害行为负相关;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与内隐健康食品选择行为负相关,而与内隐健康危害行为正相关;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与内隐健康食品选择行为、内隐锻炼行为负相关,而与内隐健康危害行为正相关;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内隐健康食品选择和锻炼行为正相关,与内隐健康危害行为负相关。研究二:采用问卷测查的方式以985名青少年为测查对象,探讨了时间洞察力对青少年健康行为影响的动机机制。结果发现:1)健康饮食一致性信念和健康饮食意图在过去积极/现在享乐/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食品选择行为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健康饮食一致性信念、健康饮食时限性效价分别可以通过健康饮食意图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食品选择行为间起多重链式中介作用。2)锻炼行为一致性信念、锻炼行为时限性效价分别通过锻炼行为意图在过去积极和未来时间洞察力与锻炼行为间起多重链式中介作用。3)吸烟行为一致性信念和吸烟行为意图在过去积极/现在享乐/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吸烟行为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三以问卷法以625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时间洞察力对健康行为影响的意图-行为间的调节作用机制。研究显示:1)健康饮食意图在时间洞察力与健康食品选择行为间起中介作用;锻炼行为意图在时间洞察力与锻炼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吸烟行为意图在时间洞察力与吸烟行为间起中介作用。2)健康饮食习惯和执行功能调节健康饮食意图与健康食品选择行为间的关系;锻炼习惯调节锻炼意图与锻炼行为间的关系;执行功能调节吸烟行为意图与吸烟行为间的关系。3)健康饮食习惯和执行功能负向调节了过去消极、现在享乐和现在宿命时间洞察力对健康食品选择行为通过健康饮食意图的中介路径;健康饮食习惯和执行功能正向调节了过去积极和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健康食品选择行为通过健康饮食意图的中介路径。4)锻炼习惯负向调节了过去积极和未来时间洞察力对锻炼行为通过锻炼行为意图的中介路径;5)执行功能负向调节了过去积极和现在享乐时间洞察力对吸烟行为通过吸烟意图的中介路径;执行功能正向调节了未来时间洞察力对吸烟行为通过吸烟意图的中介路径。总之,时间洞察力是青少年健康食品选择行为、锻炼行为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青少年健康行为意图在时间洞察力与健康行为间起中介作用;健康行为的一致性信念和时限性效价正向预测健康行为意图;青少年的健康行为习惯和执行功能调节健康行为意图和健康行为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高健康行为习惯和高执行功能的青少年的健康行为意图与健康行为间的连接强度强于低健康行为习惯和低执行功能青少年。不同时间洞察力维度对健康行为的影响机制和同一维度时间洞察力对不同健康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差异性。
其他文献
人类天生就具有情绪性,并且这种有争议性的心境(积极、消极)变化可以传达、描绘及影响人们所参与和完成的各项任务。存在一般的心境特征,也存在与文化差异相关的特定行为和认知效应。由于我们的心境一直在变化,要么是积极的,要么是消极的,我们都经历过心智游移、发挥不稳,以及有时候我们会觉察到什么或觉察不到什么。处于任何文化背景的人都会因心境(积极-消极)的影响而产生这些体验。文献表明,情绪和认知是相互联系的,
学位
以乡村振兴建设为契机,结合近年来昌平山区绿化造林建设经验,在系统梳理山区造林立地条件和植被资源的基础上,划分了丘陵台地区、山谷沟峪区和深山区3个立地类型,并根据具体的立地环境,按照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重点介绍了不同立地条件下的植物配置模式以及树种选择等,为北京山区造林生态建设工作提供相关思路。
期刊
目的 观察热敏灸联合耳穴埋豆治疗骨折全麻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九江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骨折行全麻下手术治疗并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住院患者60例。所有病例按入院时床位的奇、偶数随机分组,分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皆常规术中用托烷司琼5 mg预防PONV,发生PONV后,对照组在镇痛泵继续加入托烷司琼10 mg;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的基础上,热敏灸中脘、内关、足三里穴,
期刊
汉语上古音的研究是汉语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上古音的研究对理清汉语语音的发展脉络,阐释语音古今演变的规律有重要价值。民国时期,随着西方语言学方法和手段的引入,汉语上古音研究的重点从诗韵分部、声母分合,转移到音系构拟上来。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上古拟音系统分别是高本汉、董同龢、王力、李方桂、周法高和郑张尚芳六家。本文首次将这六家上古拟音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比较他们研究材料
学位
全身麻醉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常见的麻醉药如七氟醚有增高颅内压的副作用。当颅内压升高时,患者会受到刺激而出现恶心、呕吐症状。麻醉药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平滑肌的蠕动,导致患者胃内压力过大而发生呕吐。此外,如手术因素、生活习惯及心理状态等均会造成全麻手术后发生恶心呕吐,同时患者体质不同其耐受力不同,而术后的恶心呕吐会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甚至会引发并发症和伤口撕裂。因此,如何预防和治疗全麻
期刊
正当性与规范性共同构成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内涵,课程思政的学理依据是课程思政概念存在的合法性依据。课程思政概念合法性问题的消解必须实现课程思政的学理化,从课程理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实践本体分析课程思政学理化。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的学理化,需提高课程思政认识,促进课程思政从感觉经验到理性认知的转变;激发课程思政动力,促进课程思政从外部推动到主动探索的转变;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促进课程思政从功利性到常态
期刊
目的 分析穴位贴敷对妇科全身麻醉(全麻)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60例妇科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比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干预前后恶心呕吐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恶心呕吐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比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症状经历时间评分(1.16±0.68)
期刊
人口老龄化、生育率低、高级专家劳动力供给不足、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掣肘着我国现阶段的转型发展。纵观域外经验和分析我国现实需要,对现行退休制度进行改革确有必要。而延迟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正是这一改革的关键举措。我国于2021年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我国将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但就如何实施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表示。提高劳动者的法定退休年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关系到每
学位
<正>学界对学科德育的学理性概念定义不尽相同,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广义层面来看,有人认为学科德育内含于德育范围内,需彰显“德育的各个要素”,例如“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礼仪规范教育等”。
期刊
分析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预测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发展趋势,可为未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探索提供借鉴。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2010-2022年收录的675篇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所选文献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对高频关键词进行中心性分析,构建合作网络共现知识图谱;对当前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热点、研究前沿趋势等进行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