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模式、途径及评价模型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ei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主要纽带,农村地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根本所在。本文分四个部分对农村生态系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研究了农村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阐述农村生态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三者是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农村生态系统与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各自的理论和实践,但是又具有统一性,把握好他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将为今后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方向。由农村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提出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复杂巨系统结构,剖析农村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揭示其独特的结构与功能,表征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为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提供依据,为定量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提出了农村生态系统承载力水平研究方法。将“生态足迹”模型应用于研究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核算农村自然资源的利用状况及度量农村生态承载力提供了具体方法,并实例研究了江苏省某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构建了农村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模型,分析平衡增长路径和农村环境污染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从改善土壤环境质量、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控制、提高农村水环境质量、严控农村养殖业污染、调整农村工业结构和布局以及建设农村良好人居环境等七个方面,对现有农村生态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模式,构筑了农村生态系统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对我国城乡统筹模式进行总结,建立了城乡统筹的优化模型,提出了现阶段实现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   第四部分构建了农村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及评价模型;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开发了一个多指标评价模型,设计了一个综合评价指数的分级标准。以江苏六个县(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表明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农村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实例计算江苏省1990-2006年的农村生态系统熵变,并分析熵值计算结果,与江苏省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程度及发展趋势具有一致性。
其他文献
人体运动研究始于60年代航空科技发展时期,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完善。人体运动是在三维立体空间展开和变化的,其运动方式必定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近年来,国际性的传统医学热在不断的升温,中药因其源自天然,毒副作用小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中药产业的关键环节,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一直备受
神经系统是由大量神经元组成的复杂网络,神经元之间通过间隙、突触等连接组成神经网络,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神经网络之间的信息传递是以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和传递为
信息隐藏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图像隐写术是关于将机密信息隐藏于公开的图像从而实现隐蔽通信的技术,隐写分析是隐写术的逆过程,是揭示机密信息存在的技术,隐写
本课题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虚拟实验教学环境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No.2008BAH29B00)的延伸子课题。目前,虚拟实验和实物实验已经整合在一个网络实验平台下,整个实
生物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CLIA)是建立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adio Immunoassay, RIA)理论的基础上,以标记发光剂为示踪物信号建立起来的一种非
本文的研究是通用性工业机器人控制软件平台的一部分,目的是实现此软件平台中的通用图形化编程模块。该图形化编程软件系统主要处理从工业机器人的通用操作到图形化任务的转
飞机机轮径-侧向静态力学性能对飞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目前,国内仅有三台用于飞机机轮径-侧向静态力学性能检测的试验台,且均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设备,技术
针对仪器仪表向高端产品的发展趋势,课题提出并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μC/OS-Ⅱ操作系统和ARM7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平台,使仪表的使用更加方便、智能。系统融合了嵌入式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功率因素大、调速范围广、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传动控制系统中。矢量控